深计远虑的意思
犹深思远虑。
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田畴传》:“窃恐未得其志,而轻薄之徒自相侵侮,偷快一时,无深计远虑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计划得很周密。
例子:宋·苏轼《谏买浙灯状》:“顷者诏旨裁减皇族恩例,此实陛下至明至断,所以深计远虑,割爱为民。”
深计远虑的详细解释
即“深谋远虑”。见“深谋远虑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深谋远虑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深谋远虑”即深远而周到的计谋与思虑,语见汉代贾谊的〈过秦论〉。〈过秦论〉内容主要讲述秦朝治国的过失,收录于《史记・卷六・秦始皇本纪》中的一段提及陈涉的起义。陈涉,名胜,字涉,秦朝人,秦二世时与吴广起兵抗秦,当时因天下百姓皆苦于秦朝苛政,故群起投入陈涉所率领的义勇军。贾谊以为,陈涉的地位低微,拥有的武器不精良,他的军队也比不上过去齐、楚等九国,谋略与用兵之道更不及昔日的将士,然最终能取得胜利,完全是因为秦王不施仁义,所以自毁长城。文中说到陈涉“深谋远虑,行军用兵之道,非及乡(xiàng)时之士也”,把智识有限的陈涉对比于当时高官名将的“深谋远虑”,如此一介平民却能使“成败异变”,更足以突显秦王治国的重大过失。另外,在贾谊《新书・卷一・过秦下》中亦见此语。其内容论及秦之衰败时云:“当此时也,世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”,但因秦王暴虐无道,堵塞了忠谏之途,致使“三主之惑,终身不悟”,终于让秦走上败亡。后来“深谋远虑”演变为成语, 指计划周密而虑事深远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汉书・卷二四・食货志上》:“寿昌习于商功分铢之事,其深计远虑,诚未足任,宜且如故。”
- 02.宋・苏轼〈谏买浙灯状〉:“此实陛下至明至断,所以深计远虑,割爱为民。”
“深计远虑”单字拆分
-
深
拼音 shēn 部首 氵 总笔画 11①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,与“浅”相对。例如~水。~山。~邃。~渊。~壑。~海。~耕。~呼吸。~藏若虚(把珍贵的东西深藏起来,好像没有一样,喻人有知识才能但不在人前表现)。~居简出。②从表面到底的距离。例如~度。~浅。。水~三尺。③久,时间长。例如~夜。~秋。年~日久。④程度高的。例如~思。~知。~交。~造。~谈。~省( xǐng )(深刻的警悟。亦作“深醒”)。~究。~奥。~切。~沉(a.形容程度深,如“暮色~~”;b.声音低沉,如“~~的哀鸣”;c.思想感情不外露,如“他为人~~,叫人难以捉摸”)。~谋远虑。⑤颜色浓。例如~色。~红。 -
计
拼音 jì 部首 讠 总笔画 4①核算。例如~时。~量( liàng )。~日程功。②测量或核算度数、时间、温度等的仪器。例如晴雨~。湿度~。③主意,策略。例如~策。~谋。④谋划,打算。例如~划。~议。⑤姓。 -
远
拼音 yuǎn,yuàn 部首 辶 总笔画 7①距离长,与“近”相对。例如~方。~道。~程。~景。~足(较远的徒步旅行)。~见(远大的眼光)。~虑。~谋。~客。遥~。~走高飞。舍近就~。②时间长。例如~古。~祖。长~。永~。③关系疏,不亲密。例如~亲。疏~。~支。④深奥。例如言近旨~。⑤姓。 -
虑
拼音 lǜ 部首 虍 总笔画 10①思考。例如考~。思~。人无远~,必有近忧。②担忧。例如顾~。忧~。不足为~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