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:听从;从:依从。
说的话都相信;出的主意、计谋都采纳。形容对某个人十分信任。也作“言听计用”。
出处:《魏书・崔浩传》:“属太宗为政之秋,值世祖经营之日,言听计从,宁廓区夏。”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上下级或长晚辈。
例子:邓对于他也就和刘玄德之于诸葛孔明,几几乎是言听计从的。(郭沫若《革命春秋・北伐途次》二十六)
正音:“从”,读作“cóng”,不能读作“chóng”。
辨形:“从”,不能写作“丛”。
辨析:见“百依百顺”。
歇后语: 刘备对孔明 —— 言听计从
谜语: 将领听从军师 (谜底:言听计从)
故事: 楚汉相争时期,齐王韩信一举击败项羽的20万大军,项羽派谋士武涉去劝韩信亲近他,与刘邦为敌或者自己称王、三分天下,告诉他一旦项王失败,下一个就轮到韩信了。韩信说:“汉王十分信任我,对我言听计从,我不能失道义。”
指听从某人说的话、出的计谋。形容某人深受信任。#语本《史记・卷九二・淮阴侯列传》。△“百依百顺”、“解衣推食”
【典源】
#《史记・卷九二・淮阴侯列传》[1]
楚已亡龙且,项王恐,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:“天下共苦秦久矣,相与勠力击秦。秦已破,计功割地,分土而王之,以休士卒。今汉王复兴兵而东,侵人之分,夺人之地,已破三秦,引兵出关,收诸侯之兵以东击楚,其意非尽吞天下者不休,其不知厌足如是甚也。且汉王不可必,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,项王怜而活之,然得脱,辄倍约,复击项王,其不可亲信如此。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,为之尽力用兵,终为之所禽矣。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,以项王尚存也。当今二王之事,权在足下。足下右投则汉王胜,左投则项王胜。项王今日亡,则次取足下。足下与项王有故,何不反汉与楚连和,参分天下王之?今释此时,而自必于汉以击楚,且为智者固若此乎!”韩信谢曰:“臣事项王,官不过郎中,位不过执戟,言不听,画不用,故倍楚而归汉。[2]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[3],言听计用,故吾得以至于此。夫人深亲信我,我倍之不祥,虽死不易。幸为信谢项王!”
[1]典故或见于《魏书・卷三五・崔浩列传》。
[2]汉王:指汉高祖刘邦。
[3]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:将衣食赠送他人,以示关怀之意。后一“衣”字,音yì,穿。后一“食”字,音sì,拿食物给人或牲畜吃。见“解衣推食”
《魏书・卷三五・崔浩列传》
史臣曰:“崔浩才艺通博,究览天人,政事筹策,时莫之二,此其所以自比于子房也。属太宗为政之秋,值世祖经营之日,言听计从,宁廓区夏。遇既隆也,勤亦茂哉!谋虽盖世,威未震主,末途邂逅,遂不自全。岂鸟尽弓藏,民恶其上?将器盈必概,阴害贻祸?何斯人而遭斯酷,悲夫!”
【典故】
“言听计从”原作“言听计用”,指说的话、出的计都被采用,出自于《史记・卷九二・淮阴侯列传》。叙述秦亡后,楚汉相争,刘邦的势力渐强,攻下楚不少领地,楚王项羽备受威胁。于是派人去向握有重兵的韩信游说,希望他能弃刘邦投靠自己。但韩信回绝说:“臣事项王,官不过郎中,位不过执戟,言不听,画不用,故倍楚而归汉。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听计用,故吾得以至于此。”意思即是:“当初我跟著项羽不受重用,所以才转而投效刘邦。刘邦对我关怀备至,给我吃穿,还封我为将军,配给我军队,对我十分信任,我才能有今天的地位啊!”其中“言听计用”即是指韩信所说的话、提供的计谋都被刘邦所重视、采用,因此他坚决地表示绝不背叛。后来“用”演变为“从”,指听从某人说的话、出的计谋。形容某人深受信任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魏书・卷三五・崔浩列传》:“史臣曰:『……属太宗为政之秋,值世祖经营之日,言听计从,宁廓区夏。』”
- 02.《三国演义》第一六回:“某昔从李傕,得罪天下;今从张绣,言听计从,不忍弃之。”
- 03.明・吾邱瑞《运甓记》第一六出:“昔与兄弟茂弘,同随丞相渡淮,弟裁机务,吾掌兵权,所喜言听计从,信任勿贰。”
- 04.《警世通言・卷四・拗相公饮恨半山堂》:“安石既为首相,与神宗天子相知,言听计从,立起一套新法来。”
- 05.《醒世恒言・卷二○・张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王员外又为玉姐要守著廷秀,触恼了性子,到爱著赵昂夫妇小心热闹,每事言听计从。”
- 06.《三侠五义》第八九回:“我乃自幼服侍相公,时刻不离左右、说一是一、说二是二、言听计从的锦笺。”
- 07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回:“只因这位大帅,念著他们是共过患难的人,待他们极厚,真是算得言听计从的了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形容某人深受信任。
类别用在“听命顺从”的表述上。
①经理很信任小王,对他总是言听计从。
②他总对小明言听计从,完全没有怀疑。
③在李太太面前,李先生一向是言听计从的。
④董事长非常宠信张秘书,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。
⑤他拿不定主意,便言听计从地按照妻子的意思去做。
⑥经理对张主任非常信任,对他的意见总是言听计从。
⑦对于他这个智多星的建议,我们一向言听计从地去做。
⑧他这种凡事言听计从的态度,让大家觉得他很没有主见。
⑨对于别人的话,你总是言听计从,难道你都没有自己的主见吗?
⑩张主任不但很有教学经验,而且有奉献的热诚,因此校长对他言听计从。
【辨识】
同义“言听计从”及“百依百顺”都有完全听从他人意见的意思。
异义“言听计从”侧重于信任之意;“百依百顺”侧重于顺从之意。
言听计从 | 百依百顺 | 例句 |
---|---|---|
✅ | ❌ | 经理很信任小王,对他总是言听计从。 |
❌ | ✅ | 他非常宠爱妻子,对她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。 |
-
言
拼音 yán 部首 言 总笔画 7①讲,说。例如~说。~喻。~道。~欢。~情。~必有中( zhòng )(一说就说到点子上)。②说的话。例如~论。~辞(亦作“言词”)。语~。~语。~简意赅。③汉语的字。例如五~诗。七~绝句。洋洋万~。④语助词,无义。例如~归于好。“~告师氏,~告~归”。⑤姓。 -
听
拼音 tīng 部首 口 总笔画 7①用耳朵接受声音。例如~力。~写。~觉。聆~。洗耳恭~。②顺从,接受别人的意见。例如言~计从。③任凭,随。例如~任( rèn )。~凭。~之任之。④治理;判断。例如~讼(审理案件)。~政。⑤量词,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、饮料等。例如一~可口可乐。 -
计
拼音 jì 部首 讠 总笔画 4①核算。例如~时。~量( liàng )。~日程功。②测量或核算度数、时间、温度等的仪器。例如晴雨~。湿度~。③主意,策略。例如~策。~谋。④谋划,打算。例如~划。~议。⑤姓。 -
从
拼音 cóng,zòng 部首 人 总笔画 4①跟随。例如愿~其后。②依顺。例如顺~。盲~。~善如流。③采取,按照。例如~优。④从事;参加。例如~业。~政。投笔~戎。⑤由,自。例如~古至今。~我做起。⑥跟随的人。例如侍~。仆~。⑦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。例如~父(伯父、叔父的通称)。⑧次要的。例如主~。~犯。⑨中国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从品”之分,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)。⑩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