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:零碎。
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。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。
出处:宋・释惟白《续传灯录・有文禅师》第42卷:“无味之谈,七零八落。”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补语;含贬义。
例子:一个小小家当,弄得七零八落。(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十六)
正音:“落”,读作“luò”,不能读作“lào”。
辨形:“零”,不能写作“令”。
辨析:“七零八落”和“乌七八糟”;都可形容“乱得一塌糊涂”。但“七零八落”偏重在无条理;无秩序的乱;使用的范围广;“乌七八糟”偏重在“糟、污”;多用来形容糟糕、污秽、恶劣。
歇后语: 1. 断线的珠子 —— 七零八落
2. 十五个瓦盆摔下山 —— 七零八落
谜语: 15个瓦盆摔下山 (谜底:七零八落)
形容零散的样子。※#语或出《建中靖国续灯录・卷六・临江军有文禅师》。后亦用“七零八落”形容支离破碎,残败不完整,或形容数量稀少。
【典源】
※#《建中靖国续灯录・卷六・临江军有文禅师》[1]
临江军有文禅师,上堂云:「建山寂寞,坐倚城郭。 无味之谈,七零八落。」 以拄杖敲香台,下座。
[1]典故或见于《五灯会元・卷一六・三祖冲会禅师》。
《五灯会元・卷一六・三祖冲会禅师》
问:“如何是天堂?”师曰:“太远在。”曰:“如何是地狱?”师曰:“放你不得。”曰:“天堂地狱,相去多少?”师曰:“七零八落。”
另可参考:《五灯会元・卷一五・慧力有文禅师》
【典故】
“七零八落”一语当从“零落”一词变化而来。汉语使用“七wū八wū”来构词的情形很普遍。例如“七上八下”、“七拼八凑”等。多有不整齐、零散的意思。“零落”一词出现的时代很早,原指草木凋落,如战国楚・屈原〈离骚〉:“惟草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迟暮。”后来可引申死亡、落魂、零散等意思。可见“零落”的意思相当广。出现“七零八落”比较早的文献像《建中靖国续灯录・卷六・临江军有文禅师》说:“无味之谈,七零八落。”推测禅师的语义,“七零八落”应当是零散的意思。后来的用法也偏于这个意思,往往指一个完整的个体,分散开来。例如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一六回:“杀得齐兵七零八落,大败而奔。”也可以形容支离破碎,残败不完整。例如《醒世恒言・卷一六・陆五汉硬留合色鞋》:“一个小小家当,弄得七零八落。”也可形容稀少。例如:“台下观众七零八落,场面非常冷清。”
【书证】
- 01.《建中靖国续灯录・卷六・临江军有文禅师》:“无味之谈,七零八落。”(源)
- 02.《大宋宣和遗事・亨集》:“这个佳人,是两京酒客烟花帐子头京师上停行首,姓李名做师师。一片心只待求食巴谩,两只手偏会拿云握雾;便有富贵郎君,也使得七零八落。 ”
- 03.《五灯会元・卷一六・三祖冲会禅师》:“曰:『天堂地狱,相去多少?』师曰:『七零八落。』 ”
- 04.《醒世恒言・卷一六・陆五汉硬留合色鞋》:“一个小小家当,弄得七零八落,被里中做下几句口号,传做笑话。”
- 05.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一八:“把一个好好的家事弄得七零八落,田产多卖尽,用度渐渐不足了。”
- 06.明・无名氏《赠书记》第七出:“老身把失贼事情,报与小姐得知。小姐恬不介意,只是见那书籍七零八落了,到有些动情。”
- 07.《隋唐演义》第六○回:“如今弄得几个弟兄,七零八落,动不动朝廷的法度,好和歹皇家的律令,岂不闷人!”
- 08.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一六回:“谁知鼓声一起,突然而来,刀砍箭射,势如疾雷不及掩耳,杀得齐兵七零八落,大败而奔。”
- 09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六回:“况且『测』字,本是『窥测』、『揣度』的意思,俗人却误了个『拆』字。取出一个字来,拆得七零八落,想起也好笑。”
【用法】
㈠
语义形容零散的样子。
类别用在“零乱不整”的表述上。
①他好不容易将散成一地、七零八落的衣服全部挂回衣橱。
②货车翻覆在路边,车上的货物七零八落,布满整个路面。
③他看著七零八落、散乱一地的行李,不知道该从何处整理起?
㈡
语义形容支离破碎,残败不完整。
类别用在“溃散瓦解”的表述上。
①台风过后,行道树被吹得七零八落。
②我军士气如虹,把敌人打得七零八落。
③对手被我队打得七零八落,惨败而归。
㈢
语义形容数量稀少。
类别用在“数量稀少”的表述上。
①这场演奏会的听众七零八落,十分冷清。
②自从大地震后,这里的游客七零八落,不复从前盛况。
-
七
拼音 qī 部首 一 总笔画 2①数名,六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柒”代)。②文体名,或称“七体”,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。③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称“做七”。 -
零
拼音 líng 部首 雨 总笔画 13①液体降落。例如感激涕~。②植物凋谢。例如~落。凋~。~散( sàn )。③整数以外的尾数。例如~数儿。④部分的,细碎的,与“整”相对。例如~碎。~卖。~钱。~售。~乱。~工。~打碎敲。⑤整数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数,小于一切自然数,是介于正数和负数之间唯一的数,记作“0”。有时用来表示某种量的基准,如摄氏温度计上的冰点,记作“0℃”。 -
八
拼音 bā 部首 八 总笔画 2◎数名,七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捌”代)例如~面玲珑。~卦(《周易》中的八种基本图形)。 -
落
拼音 là,luò,lào 部首 艹 总笔画 12◎丢下,遗漏。例如丢三~四。~了一个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