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窍:指两耳、两眼、两鼻孔和口。
形容气愤至极;好像眼耳口鼻都要冒出火来。
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78回:“忽闻此言,吓得三尺神散,七窍生烟。”
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、补语、分句;含贬义。
例子:听到他不告而别的消息,老李气得七窍生烟,双脚直跳。
正音:“窍”,读作“qiào”,不能读作“qiǎo”。
辨形:“窍”,不能写作“窃”。
七窍,指两眼、两耳、两鼻孔及口七孔。“七窍生烟”指眼耳鼻口都冒出火来,形容焦急或气愤到了极点。※语或出《说唐演义》第三○回。
【典源】
※《说唐演义》第三○回
邱福来到营中,拜了父亲,那邱瑞忙问道:“你已被拿,缘何到此?”邱福道:“此乃瓦岗徐茂公之计,要爹爹归降,如今家属俱已赚在瓦岗城中,叫孩儿来奉请。”邱瑞闻言,急得七窍生烟,一些主意全无。
【典故】
“七窍生烟”是说人的脸上眼、耳、鼻、口七个孔穴都冒出火来生出烟了,是夸张地形容一个人为了某人或某事十分焦急或气愤的模样。这句成语较早的用法,见载于《说唐演义》。《说唐演义》书中描写隋末唐初英雄的开国事迹。隋朝自炀帝弑君主政后,暴乱荒淫,以致天下大乱,群雄并起。其中以唐公李渊与瓦岗寨群雄的势力最大。在第三○回的故事中,叙述隋炀帝派邱瑞和宇文成龙领兵破瓦岗寨,瓦岗寨军师徐茂公施计,将宇文成龙拿下,斩下他的首级,送至宇文化及府中,并附上模仿邱瑞笔迹的书信。信中写著:“你儿子恃功,不把我元帅放在眼内,屡次违我军令,今已把他斩首,特此告知。”宇文化及大怒,即入朝拿与隋炀帝看,隋炀帝即派锦衣卫去捉拿邱瑞家属,但早已人去楼空。宇文化及要炀帝立刻派官差前去邱瑞营中,令其自尽,炀帝即派官差飞奔瓦岗行事。邱瑞儿子邱福赶到邱瑞营中,告诉父亲说,家人都在瓦岗城中安顿妥当,请邱瑞归降。邱瑞听后一时急得七窍生烟,主意全无。一会儿接到圣旨说皇上要赐死自己,邱瑞长叹一声,吩咐邱福先去通报,即收拾十五万人马,归降瓦岗。“七窍生烟”这句成语多用来形容焦急或气愤到了极点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说唐演义》第三○回:“邱瑞闻言,急得七窍生烟,一些主意全无。”(源)
- 02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四回:“他老婆听了,便气得三尸乱爆,七窍生烟。”
- 03.《二十载繁华梦》第三回:“(周庸佑)说罢,悻悻然转出来。把邓娘气得七窍生烟,觉得脑中一涌,喉里作动,旋吐出鲜血来。”
- 04.《女仙外史》第三四回:“朱能见前面自己兵马已经杀散,粮车仍旧夺去,气得三尸神爆,七窍生烟。”
- 05.《荡寇志》第五回:“那太尉等待回来,看见儿子耳鼻俱无,又见那几个人这般模样,气得说不出话来。三尸神炸,七窍生烟,忙传军令,叫把京城十三门尽行关闭,挨户查拿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形容焦急或气愤到了极点。
类别用在“激愤恼怒”的表述上。
①看了儿子满江红的成绩单后,他不由气得七窍生烟。
②她这番话说得实在恶毒,把婆婆气得七窍生烟,火冒三丈。
③听到客户支票遭退票的消息,老板气得七窍生烟,双脚直跳。
④大雨连著下了两三天,眼看田里抽穗的稻子都倒伏了,大叔急得七窍生烟。
⑤听说对方无缘无故翻脸不认帐,他真是七窍生烟,恨不得马上前去和对方拚命。
-
七
拼音 qī 部首 一 总笔画 2①数名,六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柒”代)。②文体名,或称“七体”,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。③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称“做七”。 -
窍
拼音 qiào 部首 穴 总笔画 10①窟窿,孔洞。例如七~(耳、目、口、鼻)。②喻事情的关键。例如诀~。~门儿。③贯通。例如~窕。~领天地。 -
生
拼音 shēng 部首 生 总笔画 5①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,并能发展长大。例如诞~。滋~。~长。②造出。例如~产。③活的,有活力的。例如~存。~命。~物。~机。出~入死。舍~取义。④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。例如众~。丧~。卫~。⑤生活,维持生活的。例如~计。~意。⑥整个生活阶段。例如一~。平~。今~。⑦发出,起动。例如~病。~气。~效。~花之笔。谈笑风~。⑧使燃料燃烧起来。例如~火。⑨植物果实不成熟。例如~瓜。⑩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。例如~饭。~水。⑪不熟悉的,不常见的。例如~疏。~客。~字。陌~。⑫不熟练的。例如~手。⑬未经炼制的。~铁。⑭硬。例如态度~硬。~吞活剥。⑮甚,深。例如~怕。~疼。⑯正在学习的人。例如学~。门~。⑰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。例如儒~。医~。⑱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。例如小~。老~。武~。⑲词尾。例如好~休养。⑳姓。 -
烟
拼音 yān 部首 火 总笔画 10①物质燃烧时所生的气体。例如冒~。硝~。~囱。~雾。~波。~火。~尘。荒无人~。②像烟的。例如~霞。~霭。~岚。~鬟。③烟气刺激使眼睛流泪或睁不开。例如~了眼睛。④一年生草本植物。例如~草。~叶。⑤烟草制成品。例如香~。卷~。纸~。~蒂。⑥指“鸦片”例如大~。~灯。~枪。~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