匹夫有责的意思
匹夫: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;后泛指平常的人;有责:有责任。
每个人都有责任。
出处:清・顾炎武《日知录・正始》:“是故知保天下,然后知保其国,保国者其君其臣,肉食者谋之。保天下者,匹夫之贱,与有责焉耳矣。”
用法:主谓式;作分句;常与天下兴亡连用。
例子:余深有味其言,匹夫有责之说,今人以为常谈,不悟其所重者,乃在保持道德,而非政治经济之云云。(章炳麟《革命之道德》)
正音:“匹”,读作“pǐ”,不能读作“pí”。
辨形:“责”,不能写作“则”。
歇后语: 天下兴亡 —— 匹夫有责
谜语: 债 (谜底:匹夫有责)
故事: 明末清初,顾炎武从小爱读忠臣义士的故事,他参加图谋革新的复社,在昆山组织守将抗清,城破后他牢记继母王氏的教诲不做清朝的臣子,就化装成商人游走各地,联合各地抗清人士。他在《日知录》中写道:“保天下者,匹夫之贱,与有责焉耳矣。”
匹夫有责的详细解释
匹夫,平民百姓。匹夫有责指每个人都负有责任。如: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。”
“匹夫有责”单字拆分
-
匹
拼音 pǐ 部首 匚 总笔画 4①量词(a.指整卷的绸或布;b.指马、骡等)。②单独。例如~夫(a.一个人,泛指平常人,如“国家兴亡,~~有责”;b.指无学识、无智谋的人,如“~~之勇”)。③相当,相敌,比得上。例如~敌。~配。 -
夫
拼音 fū,fú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旧时称成年男子。例如渔~。农~。万~不当之勇。②旧时称服劳役的人。例如~役。拉~。③〔~子〕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;➋旧时称老师;➌旧时妻称夫;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。④与妻结成配偶者。例如丈~。~妇。 -
有
拼音 yǒu,yòu 部首 月 总笔画 6①存在。例如~关。~方(得法)。~案可稽。~备无患。~目共睹。②表示所属。例如他~一本书。③表示发生、出现。例如~病。情况~变化。④表示估量或比较。例如水~一丈多深。⑤表示大、多。例如~学问。⑥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。例如~劳。~请。⑦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。例如~一天。⑧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。例如~夏。~宋一代。 -
责
拼音 zé,zhài 部首 贝 总笔画 8①责任,分( fèn )内应做的事。例如~任。尽~。负~。职~。专~。~无旁贷。②要求。例如~求。~令。~成。③指摘过失。例如求全~备。~怪。斥~。~罚。谴~。④质问,诘( jié )问。例如~问。~难。~让。⑤旧指为了惩罚而打。例如鞭~。杖~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