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若两人的意思
判:判断;评定;若:好像。
评定一个人前后的表现;好像两个人一样;截然不同。
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五回:“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,本是何等通融、何等迁就,何以如今判若两人?”
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;形容在不同场合的表现不同。
例子:他与另三人作一献上之报告,毁左翼惟恐不至,和先前之激昂慷慨判若两人。(《鲁迅书信集 致郑振铎》)
辨形:“判”,不能写作“叛”。
辨析:“判若两人”与“判若鸿沟”;都表示“判断”的意思。不同在于:“判若两人”形容差别悬殊好像不是一个人;“判若鸿沟”形容界限极清楚;区别明显。
判若两人的详细解释
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态度,前后截然不同。《文明小史・第五回》:“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,本是何等通融,何等迁就,何以如今判若两人?”
“判若两人”单字拆分
-
判
拼音 pàn 部首 刂 总笔画 7①区别,分辨,断定。例如~明。~辨。~据。~读(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)。~断。②分开,截然不同。例如~然。~若两人。~若鸿沟。③评定。例如裁~。谈~。~卷子。④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。例如~词。~决。~案。⑤古代官名。例如通~。~官(中国唐、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,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)。 -
若
拼音 ruò,rě 部首 艹 总笔画 8①如果,假如。例如~果。倘~。假~。天~有情天亦老。②如,像。例如年相~。安之~素。旁~无人。置~罔闻。门庭~市。③你,汝。例如~辈。“更~役,复~赋,则何如?”④约计。例如~干( gān )。~许。⑤此,如此:“以~所为,求~所欲,犹缘木而求鱼也。”⑥顺从:“曾孙是~。”⑦指“海若”(古代神话中的海神):“望洋向~而叹。”⑧指“若木”(古代神话中的树名)。⑨指“杜若”(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):“沐兰泽,含~芳”。~英(“杜若”的花)。⑩文言句首助词,常与“夫”合用:“~夫阴雨霏霏,连月不开。”⑪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,表示事物的状态:“桑之未落,其叶沃~”。 -
两
拼音 liǎng 部首 一 总笔画 7①数目,二。一般用于量词和“个、半、千、万、亿”前。例如~个黄鹂。~本书。②双方。例如~可。~边。~便(客套用语,彼此方便)。~旁。~侧。~袖清风。~败俱伤。③中国市制重量单位。例如十~(一市斤。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)。半斤八~(喻彼此一样,不相上下,含贬义)。④表示不定数目。例如~下子。~着儿( zhāor )。 -
人
拼音 rén 部首 人 总笔画 2①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。例如~类。②别人,他人:“~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待~热诚。③人的品质、性情、名誉。例如丢~,文如其~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