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红耳热的意思
见“面红耳赤”。
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,见了一个陌生人,也要面红耳热的。”
用法:作状语、定语;用于激动、发怒、羞愧。
例子:想到这里,不免面红耳热起来,也就讪讪的进房梳洗去了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九回
面红耳热的详细解释
犹“面红耳赤”。见“面红耳赤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面红耳赤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子文为春秋楚国人,在楚成王时任令尹,相当于宰相的地位。在任期间,勤于国政,秉公执法,从不以权谋私,以私害公。二十八年间,曾经三次被免职,又三次复职,但他无论是免职或复位,都不会表现出喜悦或怨恨的样子,而且每一次办理移交,一定清清楚楚、巨细靡遗地交代所有事宜,孔子因而称赞他是个忠于职守的人。宋代朱熹论及此事,感慨地说道:“今人有些小利害,便至于头红面赤。”就是说现在的人为了一些蝇头小利,就可以争得满脸通红,与子文不愠不火的修养比起来,就显得差多了。这里朱子以“头红面赤”形容人们为争夺事物,又急又怒,满脸通红的样子,后来“面红耳赤”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人因紧张、焦急、害羞等而满脸发红的样子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○:“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,见了一个蓦生人,也要面红耳热的。”
- 02.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九回:“想到这里,不免面红耳热起来,也就讪讪的进房梳洗去了。”
“面红耳热”单字拆分
-
面
拼音 miàn 部首 面 总笔画 9①头的前部,脸。例如脸~。颜~。~目。~~相觑。②用脸对着,向着。例如~对。~壁(①面对着墙;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)。③事物的外表。例如地~。~友(表面的、非真心相交的朋友)。~额(票面的数额)。④方位,部分。例如前~。反~。片~。全~。多~手。⑤量词,多用于扁平的物件。例如一~鼓。⑥会见,直接接头的。例如当~。~议。~晤。耳提~命(“耳提”,提着耳朵叮嘱;“面命”,当面指教,形容教诲殷切)。⑦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,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。例如平~。曲( qū )~。⑧粮食磨成的粉:小米~。玉米~。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一袋~。⑨粉末。例如药~儿。⑩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。例如~条。⑪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。例如这种瓜很~。 -
红
拼音 hóng,gōng 部首 纟 总笔画 6①像鲜血的颜色。例如~色。~叶。~灯。~尘。~包。~烧。~润。~艳艳。~口白牙。~绳系足(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)。②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。例如~人。~运。~角( jué )儿(受观众欢迎的演员)。走~。③喜庆。例如~媒(媒人)。~蛋。~白喜事(结婚和喜丧合称)。④象征革命。例如~军。~色根据地,~色政权。⑤指营业的纯利润。例如~利。分~。⑥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《红楼梦》的研究。例如~学。 -
耳
拼音 ěr 部首 耳 总笔画 6①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(通称“耳朵”)例如~背( bèi )。~垂。~鬓厮磨( mó )。~穴。~聪目明。~濡目染。②像耳朵的东西。例如木~。银~。③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。例如~房。鼎~。④听说。例如~闻。~软。~顺(指年至六十,听到别人的话,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,后指人六十岁)。⑤文言助词,而已,罢了。例如想当然~。⑥文言语气词(大致同“矣”):“且壮士不死则已,死即举大名~”。 -
热
拼音 rè 部首 灬 总笔画 10①温度高,感觉温度高,与“冷”相对。例如~水。~带。灼~。~度。水深火~(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)。②身体发烧。例如~症。③使温度升高。例如~敷。④情意深。例如~心。~情。~忱。~切。~血。~爱。⑤旺、盛。例如~闹。~潮。~火朝天。⑥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。例如~中。⑦受很多人普遍欢迎、关注的。例如~销。~门儿。⑧物理学上指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发出的一种能。例如~能。~力学(研究热能和别种能相互转化的科学)。⑨放射性强。例如~核武器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