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“墨守成规”。
出处:清・王韬《翁牖余谈・犹太古历说》:“盖用心不专,率皆墨守成法,未能推陈出新耳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思想固执保守。
犹“墨守成规”。见“墨守成规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墨守成规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 “墨守成规”系由“墨守”及“成规”二语组合而成。 “墨守”见于《战国策・齐策六》。据载,战国时,燕国派兵攻打齐国,攻下齐国七十几个城池。其中一个叫“聊”的地方,也被燕军占领。此时燕国国内情势混乱,燕将害怕受到牵连,引来杀身之祸,便一直据守在聊城不敢回国。齐国大将田单想要将它收复,但努力一年多都没有成功。当时齐国有一位叫鲁仲连的人,写了一封信,将它绑在箭上射进城中给燕军的将领看。信里的大意是向燕将分析当前的情势,说有勇之人不应怕死,况且目前燕国情势混乱,又被赵国围攻,燕王没有忠心之臣可以信赖。而燕军以区区一城的兵力,便能抵挡齐国大军,固守聊城一年,实在了不起啊!但是齐国是绝对不会放弃聊城的,会坚持到收复为止,这样还能在这小城里撑多久呢?劝他不如将这些军力带回燕国,不但可以帮助祖国度过难关,又可以建立自己的功绩名声。燕将看了信后,觉得很有道理,便收兵回国了。这里的典源用了“墨翟之守”。在《墨子》里记载:故,来比喻燕军的固守聊城。《墨子》里记载:有一次,楚国要攻打宋国。当时有名的工匠鲁班特地为楚国造了一座云梯,做为攻城之用。墨子听了赶紧去找鲁班,跟他在楚王面前预演,要证明这座云梯没有用处,让楚王打消攻宋的念头。墨子用衣带圈起来当城池,用木板当武器,鲁班连用了九种方法进攻都没有成功,而墨子守御的方法还有余。这就是所谓的“墨翟之守”。鲁仲连便用这个故事来形容燕将的军队,固守聊城就如墨子守城一般,难以攻下。 “成规”则见于《三国志・卷四四・蒋琬等传》。三国时,蜀汉国君刘备临终前将国家大事托付诸葛亮,辅佐后主刘禅。而诸葛亮也不付所托,鞠躬尽瘁,死于军中。诸葛亮的去世原本可能会为蜀汉带来危机,所幸大臣蒋琬和费袆执政得宜,循著诸葛亮留下来的旧制做事,稳定了国家的情势。所以《三国志》的作者陈寿在两人的传记之后说他们两人一个稳重有威,一个宽容博爱,“承诸葛之成规”,所以边境和平,社会安乐。后来分取这两个典源合用成“墨守成规”,用来指固守旧规不肯改变,形容行事保守。
【书证】
- 01.清・王韬《瓮牖余谈・卷五・犹太古历说》:“至于今中法,每不如西法之密,何哉?盖用心不专,率皆墨守成法,未能推陈出新耳。”
-
墨
拼音 mò 部首 土 总笔画 15①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。例如一锭~。~汁。~盒。~迹。~宝(珍贵的字画。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、画的画)。②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。例如~水。油~。粉~登场。③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。例如~黑。~面(a.黑的脸色;b.指墨刑)。~镜。~绿。~菊。~晶(黑色的水晶)。④贪污。例如贪~。~吏。⑤古代一种刑罚,在脸上刺字并涂墨(亦称“黥”)例如~刑。⑥姓。⑦古同“默”,缄默。 -
守
拼音 shǒu 部首 宀 总笔画 6①保持,卫护。例如~成(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)。~御。~身(爱护自身,保持自己的品节)。~节。~恒。~望相助。墨~成规。②看管。例如看~。~护。③在一个地方不动。例如~株待兔。留~。④遵照。例如遵~。~法。~时。⑤维持原状,不想改变。例如保~。因循~旧。⑥呆在一起。例如厮~。⑦节操。例如操~。⑧靠近,依傍。例如~着水的地方,可多种稻子。⑨古代官名。例如太~。~祧(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)。~刺(太守,刺史)。~令(指太守、刺史、县令等地方官)。⑩姓。 -
成
拼音 chéng 部首 戈 总笔画 6①做好,做完。例如~功。完~。~就。~事。~交。~立。~婚。~仁(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)。~人之美。玉~其事。②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。例如~形。~性。~人。自学~才。蔚然~风。③变为。例如长~。变~。④可以,能行。例如~,就这么办。⑤称赞人能力强。例如他办事麻利,真~。⑥够,达到一定数量。例如~年累( lěi )月。⑦已定的,定形的。例如~规。~俗。~见。~例。~竹在胸。⑧十分之一。例如增产三~。⑨平定,讲和:“会于稷,以~宋乱”。⑩姓。 -
法
拼音 fǎ 部首 氵 总笔画 8①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,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。例如~办。~典。~官。~规。~律。~令。~定。~场。~理。~纪。~盲。~人(“自然人”的对称。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,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)。~制。~治。犯~。守~。合~。宪~(国家的根本大法)。政~。奉公守~。逍遥~外。②处理事物的手段。例如办~。设~。手~。写~。③仿效。例如效~。④标准,规范,可仿效的。例如~式。~帖。⑤佛家的道理。例如佛~。~号。~轮。~像。~门。⑥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。例如~师。~器。~事。⑦指“法国”例如~文。~式大菜。⑧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