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叶知秋的意思
一看到落到地上的黄叶;就知道秋天来临了。比喻通过某一迹象;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。
出处:宋・唐庚《文录》:“仙僧不解数甲子,一叶落知天下秋。”
用法:复句式;作谓语、宾语;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。
例子: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淮泊》:“走孤寒落叶知秋。
正音:“落”,读作“luò”,不能读作“là”。
辨形:“知”,不能写作“智”。
落叶知秋的详细解释
即“一叶知秋”。见“一叶知秋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一叶知秋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《淮南子》是汉淮南王刘安集门下食客所编写的一本书,内容多为道家思想,并杂揉先秦各家的学说,世为杂家之代表。其中〈说山〉一篇里,有一段说明事物可由近观远、以小看大的道理,例如只要尝一口锅里的肉,就可以知道整锅的味道如何;悬挂羽毛和木炭,就可以看出空气中湿度高低变化;看见一片叶子落下,可以推知秋天已经来临,一年快到了尽头;看到瓶里的水结冰,就知道天气有多么寒冷。后来“一叶知秋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比喻由细微的征兆,可推知事物的演变和趋势。
【书证】
- 01.明・汤显祖《南柯记》第二出:“恨天涯摇落三杯酒,似飘零落叶知秋。”
“落叶知秋”单字拆分
-
落
拼音 là,luò,lào 部首 艹 总笔画 12◎丢下,遗漏。例如丢三~四。~了一个字。 -
叶
拼音 yè,xié 部首 口 总笔画 5①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。例如树~。菜~。~子。~落归根。一~知秋。一~蔽目(喻目光短浅,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,看不到远处、大处。亦称“一叶障目”)。②像叶子的。例如铁~。百~窗。③同“页”。④世代,时期。例如初~。末~。⑤姓。 -
知
拼音 zhī,zhì 部首 矢 总笔画 8①晓得,明了。例如~道。~名(著名)。~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~。~人善任。温故~新。~难而进。~情达理。②使知道。例如通~。~照。③学识,学问。例如~识,求~。无~。④主管。例如~县(旧时的县长)。~府。~州。~宾(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。亦称“知客”)。⑤彼此了解。例如相~。~音。~近。⑥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。例如故~(老朋友)。 -
秋
拼音 qiū 部首 禾 总笔画 9秋,汉字,象形字,甲骨文中的“秋”字像是一只蟋蟀的形状,因为蟋蟀在秋天鸣叫,所以用以表示秋季。秋天,一年四季之一,位于夏季之后,冬季之前,是收获的季节。在秋天,天气渐凉,昼夜温差加大,树叶由绿转黄,最终飘落,农作物成熟,人们开始收割。秋字也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,如“愁绪”、“秋思”,以及成语“一叶知秋”,意指通过细微的变化预知大局的发展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