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徒壁立的意思
徒:只,仅仅。
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。形容十分贫困,一无所有。
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乃与驰归成都,家居徒四壁立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家中贫穷。
例子:四龄失怙,母金氏,弟克昌,家徒壁立。(清・沉复《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》)
故事: 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在梁孝王死后回到成都老家,他家十分贫寒,生活十分艰难。他的朋友邻邛县令王吉邀请他去大财主卓王孙家去做客。他看上了卓王孙的寡妇女儿卓文君,两人私订终身,回到他那家徒四壁的家,开始过他们清苦的生活。
家徒壁立的详细解释
即“家徒四壁”。见“家徒四壁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家徒四壁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,为梁孝王的门客。据《史记・卷一一七・司马相如列传》载,孝王死后,司马相如就回到家乡成都。但家境贫穷,难以维生,因与临邛的县官王吉相识,便到王吉家住了下来。临邛县的富商卓王孙听说县里有贵客莅临,于是摆设酒宴招待王吉和司马相如。席间,司马相如弹了几首曲子,博得满座宾客的称赏。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,是个爱好音乐的人,当时因丧夫而寡居在家。她在门后偷听到司马相如的琴声,又看到他那翩翩的风度,马上就被吸引住了。司马相如也对卓文君产生好感。有一天晚上,卓文君就和司马相如私奔,回到了成都。但是司马相如非常贫穷,家中除了四周的墙壁外,什么也没有,于是两人又回到了临邛县,卖掉所有的车骑,做起了卖酒的生意。后来“家徒四壁”这句成语,就从《史记》原文中的“家居徒四壁立”演变而出,形容家境贫困,一无所有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宋书・卷九一・孝义列传・吴逵》:“既而逵疾得瘳,亲属皆尽,唯逵夫妻获全。家徒壁立,冬无被裤,昼则庸赁,夜则伐木烧塼,此诚无有懈倦。”
- 02.清・袁枚《随园诗话・补遗・卷一》:“(钱箨石)家徒壁立,卖画为生,官至二品,屡掌文衡,而清贫如此,真古人哉!”
“家徒壁立”单字拆分
-
家
拼音 jiā,jia,jie 部首 宀 总笔画 10①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。例如~庭。~眷。~长( zhǎng )。~园。~谱。~塾。~乡。~风。~训。~规。~喻户晓。如数~珍。②家庭所在的地方。例如回~。老~。安~。③居住:“可以~焉”。④对人称自己的尊长、亲属。例如~祖。~父。~翁。~母。~慈。⑤家里养的,不是野生的。例如~畜。~禽。⑥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。例如酒~。农~。⑦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。例如专~。行( háng )~。作~。科学~。⑧学术流派。例如儒~。法~。道~。墨~。纵横~。诸子百~。⑨量词,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。例如一~人家。⑩姓。 -
徒
拼音 tú 部首 彳 总笔画 10①步行。例如~步。~涉。②空。例如~手。③白白地。例如~然。~劳无益。④只;仅仅。例如家~四壁。⑤从事学习的人。例如~弟。~工。学~。师~。⑥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。例如信~。教~。党~。⑦人(多指坏人)例如匪~。暴~。赌~。叛~。⑧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。例如~刑。 -
壁
拼音 bì 部首 土 总笔画 16①墙。例如四~。~报。~画。~挂。~毯。~橱。~灯。铜墙铁~。②指某些物体内部的表层。例如胃~。肠~。③陡削的山崖。例如峭~。~立。④军营的围墙。例如~垒。坚~清野。作~上观(坐观双方成败,不帮助任何一方)。⑤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 -
立
拼音 lì 部首 立 总笔画 5①站,引申为竖起来。例如~正。~柜。~足(①站得往脚;②处于某种立场)。~场。屹~。顶天~地。②做出,定出。例如建~。设~。树~。~意。~此存照。③存在,生存。例如自~。独~。势不两~。④马上,即刻。例如~时。~刻。~等。⑤姓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