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饼充饥的意思
画个饼子以解饥饿。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。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。
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卢毓传》:“选举莫取有名,名如画地作饼,不可啖也。”
用法:连动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。
例子:小生待画饼充饥,小姐似望梅止渴。(明・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十六出)
正音:“充”,读作“chōng”,不能读作“cōng”。
辨形:“画”,不能写作“划”;“充”,不能写作“冲”;“饥”,不能写作“肌”。
辨析:“画饼充饥”和“望梅止渴”;都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;常可通用。但“画饼充饥”还有实际的行动;“望梅止渴”却没有实际行动。
谜语: 饼干图 (谜底:画饼充饥)
故事: 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“中书郎”,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,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,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,饥饿时不能吃。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。
画饼充饥的详细解释
即“画饼充饥”。“饥”通“饥”。见“画饼充饥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画饼充饥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画饼,画成的饼。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价值。根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三国魏卢毓为人正直不阿,敢于上谏直言,颇得魏明帝赏识,任命为吏部尚书,担任推举人才的工作。魏明帝向来厌恶那些声名显扬,却无才学的人,这时刚好中书郎一职出缺,于是下诏要求卢毓推举人才时要注重真才实学,不要选那些徒具名声的人,否则便像在地上画饼一般,只能看而不能吃。后来“画饼充饥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徒具虚名而无益于实际。亦用来比喻徒事空想无益于事。
【书证】
- 01.唐・冯用之〈权论〉:“圣人知道德有不可为之时,礼义有不可施之时,刑名有不可威之时,由是济之以权也。其或不可为而为,则礼义如画饼充饥矣。”
- 02.《警世通言・卷三四・王娇鸾百年长恨》:“鸾拆书看了,虽然不曾定个来期,也当画饼充饥,望梅止渴。”
“画饼充饥”单字拆分
-
画
拼音 huà 部首 田 总笔画 8①绘图。例如绘~。~图。~像。~地为牢。~脂镂冰(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,一融化就都没有了,喻劳而无功)。②图像。例如~面。~片。~坛。~板。~卷( juàn )(①成卷轴形的画;②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)。~外音。图~。诗中有~。③写,签押,署名。例如~到。~卯。~押。~供。④用手、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。例如比~。指手~脚。“曲终收拨当心~”。⑤字的一笔称一画。例如笔~。⑥同“划”。 -
饼
拼音 bǐng 部首 饣 总笔画 9①圆形薄片或扁圆形的面制食品。例如~干。烧~。烙~。月~。②像饼的东西。例如铁~。豆~。~银。 -
充
拼音 chōng 部首 亠 总笔画 6①满、足。例如~足。~实。~分( fèn )(➊足够;➋尽量)。~沛。~裕。②填满,装满。例如填~。~满(➊填满,布满;➋充分具有)。~耳不闻。~电。汗牛~栋。③当,担任。例如~当。~军。④假装。例如冒~。~数( shù )。⑤姓。 -
饥
拼音 jī 部首 饣 总笔画 5①饿。例如~饿。~民。~驱(旧指为衣食而奔走)。~餐渴饮。~寒交迫。~不择食(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)。画饼充~。②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。例如~荒。~馑(灾荒)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