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更弦易辙的解释
gēng xián zhé

更弦易辙

gēng xián yì zhé

ㄍㄥ ㄒㄧㄢˊ ㄧˋ ㄓㄜˊ

更弦易轍

更弦改辙

更弦易辙的意思

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。

出处《明史・潘埙传》:“今春秋已盛,更弦易辙,此其时也。”
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
例子要以学力为浅深,其大旨罔有不同,固无俟于更弦易辙也。清·黄宗羲《〈明文案〉序下》

更弦易辙的详细解释

即“改弦易辙”。见“改弦易辙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改弦易辙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 “改弦易辙”系由“改弦”及“易辙”二语词组合而成。 “改弦”是出自《汉书・卷五六・董仲舒传》所录的〈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〉,董仲舒(公元前179—前104)是西汉名儒,少治春秋,孝景时为博士。提倡独尊儒术。著有《春秋繁露》等书。因为他是当时著名的学者,所以汉武帝经常请他在施政方针上提出建议。在〈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〉(见收于《汉书》本传)中,董仲舒论到秦末乃至汉初的天下局势,就像腐朽的木头,又像粪土所做的墙,虽然君王想要发奋图强,却无可奈何,追究其原因,便是国家的制度没有改变。他又举更换乐器的弦为例,说明如果应该更换弦而不更换,就算是最好的乐工也无法弹奏,以此强调如果制度没有更改,就算有贤人治国,也无法将国家治理得很好。 “易辙”则是出自《晏子》,晏子治理阿地三年,结果民怨四起,齐景公知道了,就召见晏子问他是怎么一回事,晏子就回答,因为他端正社会风气,所以心怀邪念的人就有怨言;表扬节俭的人,惩罚偷窃的人,所以懒惰怠慢的人就有怨言;因为不畏强贵,一视同仁,所以豪富权贵就有怨言;禁止官员滥用公帑,所以下属们就有怨言;事奉贵族不能超过礼制的规定,所以贵族们就有怨言。由此可见,这些人之所以谗谤晏子,并非因为晏子治理不好,而是因为晏子的改革,让他们既得利益受损,所以才说坏话攻击他。晏子又请景公不要因此而停止改革,反而要澈底放弃旧路,改行新政,这样不出三年,就会有好的政声。这两个典源一用“更张”,一用“改辙”,后来被合用演变成“改弦易辙”,用来比喻改变制度、做法或态度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明史・卷二○三・潘埙列传》:“今春秋已盛,更弦易辙,此其时也。”
  • 02.清・黄宗羲〈明文案序下〉:“计一代之制作,有所至不至,要以学力为浅深,其大旨罔有不同,顾无俟于更弦易辙也。”
“更弦易辙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gēng,gèng 部首总笔画 7
    ①改变,改换。例如~正。~生(重新获得生命,喻复兴)。~衣(a.换衣服;b.婉辞,上厕所)。~定(改订)。~迭(轮流更换)。~递。~番。~新(旧的除去,新的建起)。~张(调节琴弦,喻变更或改革)。②经历。例如少( shào )不~事(年龄小,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)。③旧时夜间计时单位,一夜分为五更。例如~时。~阑。~夫。~鼓。~漏(原指计时用的漏壶,后泛指时辰)。
  • 拼音 xián 部首总笔画 8
    ①系在弓背两端的、能发箭的绳状物。例如弓~。~韦(“弦”指弓弦,“韦”是兽皮,弦紧皮软,喻性子急缓不同。古人佩弦来警戒自己的性缓,佩韦以警戒自己的性急;后遂用“弦韦”喻朋友的规劝)。~月(农历每月初七、八或二十二、三,月亮半圆,形似弓弦,故名)。上~(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的月相)。下~(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的月相)。应~而倒。②乐器上发声的线。例如琴~。~子(①指琴弦;②乐器“三弦”的通称)。~歌。管~。续~(古人以琴瑟喻夫妻,故又以“断弦”喻丧妻,以“续弦”喻再娶)。~外之音。③中国古代称不等腰直三角形的斜边。④中医脉象名。例如~脉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8
    ①不费力,与“难”相对。例如容~。~与(容易对付)。~于。②和悦。例如平~(➊态度谦逊和蔼;➋指语言文字浅显)。③改变。例如~手。~地。变~。④交换。例如交~。贸~。⑤轻慢。例如贵货~土。⑥芟治草木。例如~墓(除治墓地的草木)。~其田畴。⑦古书名,《易》即《易经》,也称《周易》。⑧姓。
  • 拼音 zhé 部首总笔画 16
    ①车轮压的痕迹。例如覆~。车~。南辕北~。②车行的一定路线。例如上下~。③诗词、歌曲、杂曲所押的韵。例如~口。合~押韵。④办法,主意。例如没~了。⑤途径,门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