奋不顾生的意思
奋:振作精神,鼓起干劲。
指勇往直前,不顾个人安危。
出处:《旧唐书・田弘正传》:“常思奋不顾生,以身殉国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、宾语;指勇往直前。
奋不顾生的详细解释
即“奋不顾身”。见“奋不顾身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奋不顾身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奋不顾身”是指勇往直前,不顾自己的生死之意,出自于《汉书・卷六二・司马迁传》。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,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。在父亲过世后继承父志,任太史令,从事编载史事兼掌天象历法的工作。武帝天汉二年,李陵带兵五千力战匈奴十余万人,后因寡不敌众,力竭而降,武帝大为光火,下令诛其全家。司马迁出面为他辩护,触怒了武帝,被捕下狱,处以腐刑。出狱后,转任中书令,决心效法先贤在逆境中愤发的精神,完成太史公书,即现在的《史记》。司马迁受刑后,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少卿写了封信给他,告诉他贤臣应有的作为。司马迁看了后回信,陈述对李陵之事的观点以及受辱的经过。并说自己跟李陵并不熟,但见他“为人自奇士,事亲孝,与士信,临财廉,取予义,分别有让,恭俭下人,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”。认为李陵孝顺、讲信用、有义气,对下人也很好,并且出生入死,为国家的存亡“奋不顾身”,实在是个好人啊!如今降敌也是迫于无奈。后来“奋不顾身”这句成语就出自此处,用来形容奋勇向前,不顾生死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旧唐书・卷一四一・田弘正列传》:“惟忠与孝,天与臣心,常思奋不顾生,以身殉国,无由上达,私自感伤。”
“奋不顾生”单字拆分
-
奋
拼音 fèn 部首 大 总笔画 8①鸟张开并振动翅膀。例如~飞。~翅。②振作,鼓劲,振动。例如~起。~力。~勇。~不顾身。振~。勤~。兴~。③提起,举起。例如~臂。~袂(举袖,形容奋发的样子)。~笔疾书。 -
不
拼音 bù,fǒu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副词。②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例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③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例如~,我不知道。④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例如他现在身体好~? -
顾
拼音 gù 部首 页 总笔画 10①回头看,泛指看。例如~眄。~名思义。回~。②照管,注意。例如~及。~忌。~虑。~念。~恤。~全。~问。~惜。兼~。③商店或服务行业称来买货物或要求服务的。例如~客。惠~。主~。④拜访。例如三~茅庐。⑤文言连词,但、但看:“兵不在多,~用之何如耳”。⑥文言连词,反而、却:“足反居上,首~居下。”⑦同“雇”,酬。⑧姓。 -
生
拼音 shēng 部首 生 总笔画 5①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,并能发展长大。例如诞~。滋~。~长。②造出。例如~产。③活的,有活力的。例如~存。~命。~物。~机。出~入死。舍~取义。④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。例如众~。丧~。卫~。⑤生活,维持生活的。例如~计。~意。⑥整个生活阶段。例如一~。平~。今~。⑦发出,起动。例如~病。~气。~效。~花之笔。谈笑风~。⑧使燃料燃烧起来。例如~火。⑨植物果实不成熟。例如~瓜。⑩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。例如~饭。~水。⑪不熟悉的,不常见的。例如~疏。~客。~字。陌~。⑫不熟练的。例如~手。⑬未经炼制的。~铁。⑭硬。例如态度~硬。~吞活剥。⑮甚,深。例如~怕。~疼。⑯正在学习的人。例如学~。门~。⑰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。例如儒~。医~。⑱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。例如小~。老~。武~。⑲词尾。例如好~休养。⑳姓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