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牛鼓簧的意思
见“对牛弹琴”。
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齐物论》“彼非所明而明之,故以坚白之昧终”晋・郭象注:“是犹对牛鼓簧耳,彼竟不明,故己之道术终于昧然也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讥讽别人。
对牛鼓簧的详细解释
鼓簧,吹笙。“对牛鼓簧”犹“对牛弹琴”。见“对牛弹琴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对牛弹琴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牟子(?∼公元79年),本名牟融,东汉人,熟读经史百家,并精通佛理,许多儒家学者都向他请教有关佛学的问题。不过牟子在对儒家学者讲解佛理时,总是引用儒家的经书来作说明,有人问:“您说佛家经典那么多,内容广博深厚,为什么不用佛经讲解呢?”牟子答道:“你们对儒家经典的内容很熟,如果我引用儒家经典解释佛理,你们很容易就能了解。反之,我若是引用佛典,就像对瞎子说各种漂亮颜色,对聋子演奏音乐,一点帮助也没有。就是师旷那样的音乐大师,无论技艺多么精巧,也不能弹奏没有琴弦的琴;狐貉的皮毛虽然暖和,但也不能温暖没有生气的死人。例如春秋鲁国的公明仪,有一次看见一头牛在吃草,就弹琴给牠听,可是不管旋律多悦耳动听,牛却充耳不闻,自顾著吃草,这是因为人类的音乐不适合给牛听。后来他改弹出蚊虻鼓翅声、落单小牛的悲鸣声,牛就立刻停止吃草,摇著尾巴,竖起耳朵,徬徨不安地聆听。我引用儒家经典来讲解佛理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”由典源看来,牟子举公明仪为牛弹琴的故事时,并没有贬抑牛的意思,只是就事论事,说明自己的用意。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“对牛弹琴”,用来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庄子・齐物论》郭象・注:“是犹对牛鼓簧耳。彼竟不明,故己之道术终于昧然也。”
- 02.唐・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・卷一・叙画之源流》:“余以此等之论,与夫大笑其道,诟病其儒,以食与耳,对牛鼓簧,又何异哉!”
“对牛鼓簧”单字拆分
-
对
拼音 duì 部首 寸 总笔画 5①答,答话,回答。例如~答如流。无言以~。②朝着。例如~酒当歌。③处于相反方向的。例如~面。④跟,和。例如~他商量一下。⑤互相,彼此相向地。例如~立。~流。~接。~称( chèn )。~峙。⑥说明事物的关系。例如~于。~这事有意见。⑦看待,应付。例如~待。⑧照着样检查。例如核~。校( jiào )~。⑨投合,适合,使相合。例如~应( yìng )。~劲。⑩正确,正常,表肯定的答语。例如神色不~。⑪双,成双的。例如配~。~偶。~仗(律诗、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)。⑫平分,一半。例如~开。⑬搀和(多指液体)例如~水。⑭量词,双。例如一~鹦鹉。 -
牛
拼音 niú 部首 牛 总笔画 4①牛,哺乳动物,体型较大,肩部隆起,颈部长有短鬃毛,尾巴末端生长着长毛。牛的四肢强健有力,善于奔跑和跳跃。牛在人类社会中常被用来骑乘或拉车运输物品。常见的量词有“匹”,如“一匹牛”。在成语中,有“骏牛”表示健壮的牛,“牛到成功”寓意成功即将到来,“牛首是瞻”比喻跟随别人的行动。②牛也有表示“大”的意思,如“牛蜂”指体型较大的蜂,“牛勺”表示容量较大的勺子。③牛,还是一个姓氏,在我国姓氏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。 -
鼓
拼音 gǔ 部首 鼓 总笔画 13①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。例如~乐( yuè )。~角( jiǎo )。大~。②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。例如耳~。石~。③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。例如~吹。~噪。④发动,使振作起来。例如~励。~动。~舞。一~作气。⑤高起,凸出。例如~包。~胀。⑥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,一鼓即一更。 -
簧
拼音 huáng 部首 ⺮ 总笔画 17①乐器里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发声薄片。例如~片。笙~。双~管。巧舌如~。②〔双~〕a.曲艺的一种;b.喻一方出面,一方背后操纵的活动。③器物里有弹力的机件。例如弹( tán )~。锁~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