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加思索的意思
思索:思考探求。
用不着想。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。
出处:清・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95回:“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,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,只见不加思索,援笔立就,呈上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状语;指欠考虑。
例子:“这讨厌的东西,我倒想把他剪掉。”淑英不加思索地答道。巴金《春》二
不加思索的详细解释
犹“不假思索”。见“不假思索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不假思索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宋人黄干在写给好友的一封回信中,提到他细读《中庸》一书的心得。大意是:《中庸》是子思子在家学中完全了解儒道的本末源流之后才写成的一本书,书中详尽阐发了圣贤之道的底细。全书从戒惧谨独(心怀警戒恐惧谨守慎独之道)讲起,接著谈到智仁勇三达德,最后以“诚”字作结。所谓“戒惧谨独”,既不必勉强费力,也不用思考探求,一念之间,立刻就能体会个中真意。初学的人果能勤奋懈地奉行把持,便得以完整保全上天赋与的本性。至于所谓“智仁勇”三德,以及“诚”之一字,只要加上讲学力行的功夫,也就不难融会贯通了。“不假思索”就是直接摘自信中的一个成语,用于表示不经过思考探求,立即做出反应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九回:“当时张太太盛怒之下,不加思索,以致有此一番举动。”
- 02.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八一回:“赵哑子铺开格眼,研墨操笔,不加思索,往上就写。”
“不加思索”单字拆分
-
不
拼音 bù,fǒu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副词。②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例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③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例如~,我不知道。④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例如他现在身体好~? -
加
拼音 jiā 部首 力 总笔画 5①增多。例如增~。追~。~倍。~封。②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。例如~注解。~冕。③把几个数合起来的算法。例如~法。④施以某种动作。例如~以。不~考虑。⑤使程度增高。例如~工。~强。~剧。⑥超过。例如~人一等(形容学问才能超过常人)。⑦姓。 -
思
拼音 sī,sāi 部首 田 总笔画 9①想,考虑,动脑筋。例如~想(a.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;b.想法,念头;c.思量)。~忖。~索。~维。沉~。寻~。见异~迁。②想念,挂念。例如~念。~恋。相~。③想法。例如~绪。~致(新颖独到的构思、意趣)。构~。④姓。 -
索
拼音 suǒ 部首 糸 总笔画 10①大绳子或大链子。例如~子。~道。钢~。绞~。线~。②搜寻,寻求。例如~引。思~。搜~。探~。③讨取,要。例如~还。~求。~取。勒~。④尽,毫无。例如~然无味。⑤单独。例如离群~居。⑥姓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