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争先恐后的解释
zhēng xiān kǒng hòu

争先恐后

zhēng xiān kǒng hòu

ㄓㄥ ㄒㄧㄢ ㄎㄨㄥˇ ㄏㄡˋ

爭先恐後

力争上游

退避三舍

争先恐后的意思

争着向前;唯恐落后。

出处明・屠勋《屠康僖公集・重建陡门桥记》:“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人的动作等。

例子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,各班同学争先恐后,奋力争先。

辨析争先恐后”和“不甘后人”都含有“不肯落在别人后面”的意思。但“争先恐后”还有“争先”和“在公共场合不守秩序”的意思;“不甘后人”没有。

谜语 1.(谜底:争先恐后)
2. 冲线 (谜底:争先恐后)
3. 赛跑 (谜底:争先恐后)

故事 春秋时期,赵襄子请王于期教他驾车技术,一段时间后他们进行比赛。王于期镇定自若,而赵襄子神色慌张,眼睛直看着王于期,争先恐后,结果输了,他不服就与王于期换马比赛,结果还是输。王于期告诉他驾车应该人马协调。

争先恐后的详细解释

“争先”,争著在前。语出《左传・襄公二十七年》。“恐后”,惟恐落于他人之后。语本《汉书・卷一四・诸侯王表》。“争先恐后”指竞相争先,惟恐落后。

【典源】

“争先”:《左传・襄公二十七年》

[1][2][3]。晋人曰:“晋固为诸侯盟主,未有先晋者也。”楚人曰:“子言晋、楚匹也,若晋常先,是楚弱也。且晋、楚[4]主诸侯之盟也久矣!岂专在晋?”叔向谓赵孟曰:“诸侯归晋之德只,非归其尸盟也。子务德,无争先!且诸侯盟,小国固必有尸盟者,楚为晋细,不亦可乎?”乃先楚人。

注解

[1]晋:周代诸侯国。春秋时据有今山西省大部分与河北省西南地区,地跨黄河两岸。后为韩、赵、魏三家所分,遂亡。

[2]楚:国名。周成王封熊绎于楚,春秋时称王,为战国七雄之一。领有今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及河南南部,后为秦所灭。

[3]争先:争执于歃血盟誓的先后。

[4]狎:音xiá,更也,交换。

“恐后”:《汉书・卷一四・诸侯王表》

王莽知汉中外殚微,本末俱弱,亡所忌惮,生其奸心;因母后之权,假伊周之称,颛作威福庙堂之上,不降阶序而运天下。诈谋既成,遂据南面之尊,分遣五威之吏,驰传天下,班行符命。汉诸侯王[1],奉上[2],惟恐在后,或乃称美颂德,以求容媚,岂不哀哉!是以究其终始彊弱之变,明监戒焉。

注解

[1]厥角稽首:叩头时,以额头触地,即一种俯首至地的最敬礼。稽,音

[2]玺韨:整组印玺。韨,音

【典故】

“争先恐后”系由“争先”及“恐后”二语组合而成。 “争先”是出自《左传・襄公二十七年》,提到晋国与楚国争执于歃血盟誓的先后。晋国人认为:晋国一向是诸侯的盟主,从来没有其他国家在晋国之前歃血的。楚国人认为:晋国和楚国的地位是对等的,如果让晋国一直在先,这就是楚国比晋国弱小了。而且晋国、楚国交换著主持诸侯的结盟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,怎能说晋国一直是盟主呢?因双方争执不下,于是叔向对赵孟(二人均为晋国臣子)说:“诸侯是归服于晋国的德行,不是归服于晋国是否主持盟会。你致力于修明德行,不要去争抢歃血的先后。诸侯结盟,小国本就应有一个出来负责结盟诸种事物的,此次就让楚国做为晋国的小国,不也可以吗?”因此就让楚国先歃血。 “恐后”是出自于《汉书・卷一四・诸侯王表》,内容是说王莽在西汉末年时,已察知汉朝即将走到尽头,国力衰微,因而心生贪念,以外戚的权势,作威作福,行使命令。其他的诸侯王看到这样的局势,都纷纷向王莽致上最敬礼,争相奉上印玺,惟恐落于他人之后,有的则歌颂王莽的功德,极尽谄媚,真是令人感到悲哀!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“争先恐后”,指竞相争先,惟恐落后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宋・董煟《救荒活民书・卷二・不抑价》:“于是商贾闻之,晨夕争先惟恐后。”
  • 02.明・唐顺之〈春坊中允方泉李君墓表〉:“于此之时,彬彬雅雅,争先恐后,何其盛耶?”
  • 03.清・和邦额《夜谭随录・卷一・香云》:“侍女曳罗绮者数十百人,莫不妖冶,顺承指顾争先恐后。”
  • 04.《宦海》第一四回:“众人听了,虽然吃了一惊,却大家都是要钱的心胜,哪里肯住,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直抢上来。”
  • 05.清・陆陇其〈悬赏购盗示〉:“如是,则人人贾勇,莫不争先恐后。”
  • 06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二回:“所以一听了这话,便都争先恐后的去了,督办要阻止也来不及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指竞相争先,惟恐落后。

类别用在“抢前争先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搭乘公车要依序上下,不可争先恐后

戏院散场请依序离开,不可争先恐后

一打开栅门,赛马就争先恐后地冲了出去。

大雨过后,新苗争先恐后地从土壤中冒了出来。

民众都已养成排队的习惯,争先恐后的情景已不复见。

外面忽然锣鼓喧天,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跑出去看热闹。

一听说百货公司大拍卖,很多人便争先恐后地前往抢购。

明星一出现,记者们就争先恐后地提出各种问题,要他回答。

“争先恐后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zhēng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力求获得,互不相让。例如~夺。竞~。~长论短。②力求实现。例如~取。~气。~胜。③方言,差,欠。例如总数还~多少?④怎么,如何(多见于诗、词、曲)例如~不。~知。~奈。
  • 拼音 xiān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时间在前的,次序在前的,与“后”相对。例如~前。~期。原~。~驱。~河(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,后祭海,以河为海的本源,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)。~觉( jué )。~见之明。~发制人。②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。例如~人。~世(祖先)。~民。③对死去的人的尊称。例如~祖。~父。~哲(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)。~烈。~贤。④姓。
  • 拼音 kǒng 部首总笔画 10
    ①害怕,畏惧。例如~惧。~怖。~慌。惊~。有恃无~。②恫吓( hè )例如~吓( hè )。③疑虑。例如~怕。~不能成功。
  • 拼音 hòu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君主;帝王。例如商之先~(先王)。②帝王的正妻。例如皇~。太~。③诸候。《書•舜典》:“肆覲東后。”④指空间在背面,反面的,与“前”相对。例如~窗户。~面。~学。~缀。~进。⑤时间较晚,与“先”相对。例如日~。~福。~期。⑥指次序,与“前”相对。例如~排。~十名。⑦子孙。例如~辈。~嗣。~裔。~昆。无~(没有子孙)。⑧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