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纸上谭兵的解释
zhǐ shàng tán bīng

纸上谭兵

zhǐ shàng tán bīng

ㄓˇ ㄕㄤˋ ㄊㄢˊ ㄅㄧㄥ

紙上譚兵

纸上谈兵

纸上谭兵的意思

谭:同“谈”。
比喻空谈理论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

出处清・魏源《圣武记》第13卷:“今日动笑纸上谭兵,不知纸上之功,即有深浅,有一二分之见,有六七分之见,有十分之见。”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空谈。

纸上谭兵的详细解释

即“纸上谈兵”。见“纸上谈兵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纸上谈兵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据《史记・卷八一・廉颇蔺相如列传・赵奢》载,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,从小熟读兵书,说起用兵的方法有条有理,自觉天下人都无法超越他。有一次,与父亲谈论起作战之道时,连父亲也都驳不倒他。可是赵奢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值得称颂嘉许的事,并且告诉妻子说:“作战是一件攸关生命安危的事,而赵括却看得太容易了,将来赵王没有用他当将军就罢了,如果起用他,那么让赵国大败的一定就是赵括。”后来,秦国出兵攻打赵国,当时赵奢已经去世,相国蔺相如又病重无法辅政,只剩大将军廉颇独撑大局。廉颇治军有方,深谋远虑,他见秦军强大,不能硬拚,于是下令坚守营垒,不理秦军百般挑战,使秦兵久战无功。于是秦王便派出间谍,散布谣言说:“秦军最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统领大军。”结果赵孝成王竟中计想改派赵括替代廉颇,但赵括的母亲却上书表示反对,蔺相如也表示同样意见,说到:“赵括虽然熟读兵书,却不懂得灵活运用,非大将之才。”但赵王不听建言,还是派了赵括领兵抗秦。赵括接掌兵权后,马上改变廉颇的战略,军官也大批更换。秦将白起听到这个消息,非常高兴,用计截断赵军的运粮后路,围困赵军。过了四十几天,赵军粮草吃尽,赵括率领精锐部队企图突围,结果遭秦军乱箭射死,赵国四十万军士也都被秦军俘虏,并且被活埋。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“纸上谈兵”,用来比喻不切实际的议论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清・魏源《圣武记・卷一三・武事余记》:“今日动笑纸上谭兵,不知纸上之功,即有深浅:有一、二分之见,有六、七分之见,有十分之见。”
“纸上谭兵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zhǐ 部首总笔画 7
    ①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,作为写画、印刷书报、包装等用。例如~张。~币。~烟。~上谈兵(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)。洛阳~贵(称誉别人的著作)。金迷~醉。②量词,指书信、文件的张数。例如一~空文。
  • 拼音 shàng,shǎng 部首总笔画 3
    ①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。例如楼~。~边。②次序或时间在前的。例如~古。~卷。③等级和质量高的。例如~等。~策。~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④由低处到高处。例如~山。~车。~升。⑤去,到。例如~街。⑥向前进。例如冲~去。⑦增加。例如~水。⑧安装,连缀。例如~刺刀。~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⑨涂。例如~药。⑩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。例如~课。~班。⑪拧紧发条。例如~弦。⑫登载,记。例如~账。⑬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。例如晚~。桌~。组织~。⑭用在动词后边,表示开始、继续、趋向、完成。例如爬~来。锁~。选~代表。⑮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。例如~年纪。⑯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“1”。
  • 拼音 tán 部首总笔画 14
    ①同“谈”。②姓。
  • 拼音 bīng 部首总笔画 7
    ①武器。例如~器。~刃。~不血刃(兵器上面没有沾血,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)。②战士,军队。例如~士。~卒。~丁。~戎相见(指武装冲突)。③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。例如~法。~家。~机。~衅(战争的争端)。~书。~谏(进谏时以武力要挟,迫使必从)。~荒马乱。~贵神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