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罪不容诛的解释
zuì róng zhū

罪不容诛

zuì bù róng zhū

ㄗㄨㄟˋ ㄅㄨˋ ㄖㄨㄥˊ ㄓㄨ

罪不容誅

十恶不赦 罪大恶极 罪该万死

大慈大悲

罪不容诛的意思

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。形容罪恶极大。诛:处死。

出处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王莽传下》:“恶不忍闻,罪不容诛。”
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
例子这厮若论着五刑发落,可便罪不容诛(元・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三折)

辨形“诛”,不能写作“侏”。

谜语 不杀之罪 (谜底:罪不容诛)

故事 西汉时期,河内人郭解成为无恶不作的地方一霸,他非常狡猾,敢于请人出面抗拒皇上的命令。汉武帝对此十分不满,下令把他逮捕归案,办案的官员纷纷维护他。御史大夫公孙弘认为他罪不容诛,理应处死,终于汉武帝把他满门操斩。

罪不容诛的详细解释

即使一死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行。比喻罪大恶极。语本《孟子・离娄上》。△“杀人盈城”、“杀人盈野”

【典源】

《孟子・离娄上》

孟子曰:“求也为季氏宰,无能改于其德,而赋粟倍他日。孔子曰:『求,非我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』由此观之,君不行仁政而富之,皆弃于孔子者也,况于为之强战?争地以战,[1];争城以战,[2],此所谓[3],罪不容于死。故善战者服上刑,连诸侯者次之,辟草莱、任土地者次之。”

注解

[1]杀人盈野:杀人极多,遍地是尸体。盈,满。野,广平的地方。见“杀人盈野”。

[2]杀人盈城:杀人极多,满城都是尸体。盈,满。见“杀人盈城”。

[3]率土地而食人肉:因为大家为抢夺土地而杀人,正如“率土地食人”。

【典故】

孟子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,他提倡儒家学说,重仁义、轻功利,所以曾说:“孔子的弟子冉求曾为季康的家臣,但他非但没有使季康的德行更好,反而帮著他加重人民的赋税,气得孔子跟其他弟子说:『冉求不是我的学生,你们可以敲鼓宣布他的罪状,对他加以指责。』由此看来,在上位者不行仁道,下属还替他求富,是孔子所不耻的。更何况是替他打仗,为争夺土地、城池,到处杀人,这样即使是一死都不能抵免罪过。”后来“罪不容诛”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比喻罪大恶极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汉书・卷九九・王莽传上》:“而安众侯崇乃独怀悖惑之心,操畔逆之虑,兴兵动众,欲危宗庙,恶不忍闻,罪不容诛。”
  • 02.《三国志・卷四・魏书・三少帝纪・高贵乡公髦》:“济凶戾悖逆,干国乱纪,罪不容诛。”
  • 03.《京本通俗小说・拗相公》:“王某上负天子,下负百姓,罪不容诛,九泉之下,何面目见唐子方诸公乎?”
  • 04.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八回:“操贼!欺君罔上,罪不容诛。害我父弟,不共戴天之雠!吾当活捉生啖汝肉!”
  • 05.《隋唐演义》第八八回:“番奴负恩背叛,罪不容诛,今彼恃士卒精锐,冲突而前,当何以御之?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比喻罪大恶极。贬义。

类别用在“罪恶深重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他罔顾道义,出卖朋友,实在是罪不容诛

对付这种罪不容诛的坏蛋,焉能存妇人之仁?

这几个歹徒杀人放火,作恶多端,罪不容诛

如今我辜负老爷多年的栽培,已罪不容诛,那敢奢望老爷原谅!

听到他犯下如此恶行,老太爷嘴里直说:“罪不容诛罪不容诛!”

“罪不容诛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zuì 部首总笔画 13
    ①犯法的行为。例如犯~。~人。认~。有~。~恶。~名。~魁。~行。~证。~责。~孽(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)。~不容诛。②过失,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。例如功~。~愆。~尤(“尤”,过失,罪过)。归~于人。③刑罚。例如判~。畏~。待~。请~。④苦难,痛苦。例如受~。
  • 拼音 bù,fǒu 部首总笔画 4
    ①副词。②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例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③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例如~,我不知道。④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例如他现在身体好~?
  • 拼音 róng 部首总笔画 10
    ①包含,盛( chéng )例如~器。~量( liàng )。~积。~纳。无地自~。②对人度量大。例如~忍。宽~。③让,允许。例如~让。不~人说话。④相貌,仪表,景象,状态。例如~止。~颜。~光。~貌。仪~。军~。市~。阵~。姿~。⑤或许,也许。例如~或。⑥姓。
  • 拼音 zhū 部首总笔画 8
    ①把罪人杀死。例如害民者~。~灭。~锄。~戮。伏~。②责罚。例如~意(不问罪行,只根据其用心讹定罪状)。口~笔伐。③责求。例如~求无已(一味索取,没有止境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