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扬长而去的解释
yáng cháng ér

扬长而去

yáng cháng ér qù

ㄧㄤˊ ㄔㄤˊ ㄦˊ ㄑㄩˋ

揚長而去

不欢而散 拂袖而去 绝裾而去

不期而遇

扬长而去的意思

扬长:大模大样的样子。
丢下别人;大模大样地离去。也作“徉长而去”。

出处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说罢,深深一揖,扬长而去。”
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

例子说罢,深深一揖,扬长而去(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回)

正音“而”,读作“ér”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

辨形“扬”,不能写作“杨”。

歇后语 庄稼老汉背木锨 —— 扬长而去

谜语 护短 (谜底:扬长而去)

扬长而去的详细解释

掉头不理,大模大样地离去。※语或本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三回。

【典源】

※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三回

话说一日腊尽阳回,新正佳节,西门庆贺节不在家,吴月娘往吴大妗子家去了。午间孟玉楼、潘金莲,都在李瓶儿房里下棋。……三人摆下棋子,下了三盘,李瓶儿输了五钱银子。金莲使绣春儿叫将来兴儿来,把银子递与,教他买一坛金华酒,一个猪首,连四只蹄子,……不一时,来兴儿买了酒和猪首,送到厨下。惠莲正在后边和玉筲在石台基上坐著,挝瓜了儿哩!来兴儿便叫他:“惠莲嫂子,五娘、三娘都上覆你,使我买了酒、猪首连蹄子,都在厨房里。教你替他烧熟了,送到前边六娘房里去。”惠莲道:“我不得闲,与娘纳鞋哩!随问教那个烧烧儿罢,巴巴坐名儿教我烧!”来兴儿道:“你烧不烧随你,交与你,我有[1]去。”说著,[2]出去了。

注解

[1]勾当:工作。

[2]扬长:掉头不理,大模大样的样子。

【典故】

“扬长而去”的“扬长”指的是掉头不理,大模大样的样子,在明代小说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三回中有一段描述:一日,西门庆外出,潘金莲与李瓶儿等人在房里下棋,大家各出了点钱资,叫来兴儿买些酒和下酒菜回来。东西买来后,潘金莲吩咐来兴儿把菜交给惠莲去烧煮。来兴儿拿给惠莲,惠莲却嚷著没空,要来兴儿交给别人去做,但来兴儿完全不理会,硬是把东西放下后“扬长出去”。这里的“扬长出去”,就是指掉头不理,大模大样地离去。在许多明清小说中亦见此语,但多作“扬长而去”,如:《文明小史》第九回:“教士道:『上头要人,你来问我要就是了。』说罢,立逼著傅知府将众人刑具一齐松去,说了声惊动,率领众人,扬长而去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九回:“新嫂嫂明知留他无益,任其扬长而去。”便是如此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红楼梦》第二回:“说毕,扬长而去,众人苦留不住。”
  • 02.《三侠五义》第一四回:“(展昭)便对马汉道:『贤弟回去,多多拜上老大人,就说:「展昭另日再为禀见,后会有期。”……』竟自扬长而去。」
  • 03.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九回:“新嫂嫂明知留他无益,任其扬长而去。”
  • 04.《文明小史》第九回:“教士道:『上头要人,你来问我要就是了。』说罢,立逼著傅知府将众人刑具一齐松去,说了声惊动,率领众人,扬长而去。”
  • 05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回:“说罢,深深一揖,扬长而去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掉头不理,大模大样地离去。

类别用在“掉头离去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抢匪得手后,立刻跳上接应的车子,扬长而去

他只撂下一句:“走著瞧!”然后就扬长而去

这辆车撞倒人后,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扬长而去

她什么都没说就转身扬长而去,留下错愕不解的我们。

老板对这件事极为光火,把大家骂了一顿后扬长而去

歹徒抢了妇人的皮包后就想扬长而去,幸好路人见义勇为,紧追不舍,迫使歹徒丢下抢得的皮包。

“扬长而去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yáng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簸动,向上播散。例如~水。~场( cháng )。~汤止沸。②高举,向上。例如~手。~帆。趾高气~。~眉吐气。③在空中飘动。例如飘~。④称颂,传播。例如~言。~威。颂~。~弃。~名。⑤姓。
  • 拼音 cháng,zhǎng 部首 丿 总笔画 4
    ①两端的距离。例如~度。②长度大,与“短”相对,指空间,亦指时间。例如~短。~空。~短句(词的别名)。~夜(➊漫长的黑夜;➋喻黑暗的日子)。~风破浪(喻志趣远大)。~歌代哭(以歌代哭)。③优点,专精的技能。例如特~。专~。各有所~。④对某事做得特别好。例如他~于写作。
  • 拼音 ér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同“尔”,代词,你或你的:“~翁归,自与汝复算耳”。②连词(①表平列,如“多~杂”。②表相承,如“取~代之”。③表递进,如“~且”。④表转折,如“似是~非”。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,如“浓~不烈”。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,如“侃侃~谈”。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,如“人~无信,不知其可”)。③表(从……到……)例如从上~下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5
    ①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;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,与“来”相对。例如~处。~路。~国。②距离,差别。例如相~不远。③已过的,特指刚过去的一年。例如~年。~冬今春。④除掉,减掉。例如~掉。~皮。~势(①阉割;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)。⑤扮演戏曲中的角色。例如他~男主角。⑥用在动词后,表示趋向。例如上~。进~。⑦用在动词后,表示持续。例如信步走~。⑧汉语四声之一。例如~声(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;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