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忧世悯人的解释
yōu shì mǐn rén

忧世悯人

  • 组合
  • 结构
  • 感情
  • 年代
  • 热度 生僻

yōu shì mǐn rén

ㄧㄡ ㄕˋ ㄇㄧㄣˇ ㄖㄣˊ

憂世憫人

悲天悯人

忧世悯人的意思
忧世悯人的详细解释

犹“悲天悯人”。见“悲天悯人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悲天悯人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唐德宗时,有个叫阳城的人担任谏议大夫,主司规谏天子的职务。他学问很好,饱读诗书,却不常发言。当时与他同朝为官的韩愈看不过去,认为以他的学识,应该多给予皇帝意见,作好谏官的职务。于是写了〈争臣论〉这篇文章,讥讽阳城没有尽到职责。阳城当时看了并不以为意,但后来大臣裴延龄诬陷忠良,陆贽等人遭到罢黜。阳城便上疏指责裴延龄,论述他的罪状,替陆贽等人申诉,并极力阻止德宗任命裴延龄为相。由此看来,韩愈的这篇文章应当发挥了功效。〈争臣论〉整篇文章采设问法,假设有人问关于阳城的问题,韩愈再一一解答,表述自己对阳城的看法。阳城和一般官员不同,他高中进士后,反而隐居在中条山,不出来作官。很多人仰慕他的学问与情操,前来从他求学,后来才被德宗召为谏议大夫。韩愈就在文章中假设有人问:“阳城不是自愿要作官的,他不发言也是谨守本分,何必这么苛责他?”韩愈回答:“自古以来,圣贤之人都不是为了获取名利与权势而作官,而是忧虑时局的动荡,哀怜百姓的疾苦。学得了治世之道,不肯独善其身,总想利用所学,对国家人民有所贡献。如果阳城是个贤人的话,就应该知道现在时势的困顿,为百姓所受的苦难而哀伤,然后尽自己所能去完成改善时局的职责,怎么可以只顾过自己的安逸生活呢?”后来,文中的“畏天命而悲人穷”演变成“悲天悯人”这句成语,指忧伤时局多变,哀怜百姓疾苦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明・袁宏道〈第三问策〉:“昔孟子之序好辨(辩)也,述禹、周以来圣贤之苦心,千古一辙,而其一段忧世悯人之意,至于欲用不获,而托之空言,读之真可使人堕泪。”
“忧世悯人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yōu 部首总笔画 7
    ①发愁。例如~愤。~惧。~烦。~惶。~急。~煎。~思(➊忧念;➋忧愁的思绪)。~戚。杞人~天。②可忧虑的事。例如~患。内~外患。乐以忘~。高枕无~。③指父母之丧。例如丁~。
  • 拼音 shì 部首总笔画 5
    ①一个时代,有时特指三十年。例如~代( ➊ 很多年代; ➋ 好几辈子)。~纪(指一百年)。流芳百~。②一辈一辈相传的。例如~袭。~家( ➊ 封建社会中门第高,世代做官的人家; ➋ 《史记》中诸侯的传记)。③人间,以与天上相区别。例如~上。~俗( ➊ 流俗; ➋ 非宗教的)。~故(➊处事待人圆滑,“故”读轻声; ➋ 处世经验)。~态炎凉。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;全地球、人间或宇宙;宇宙的一部分。例如~界。举~瞩目。公之于~。⑤姓。
  • 拼音 mǐn 部首总笔画 10
    ①哀怜。例如怜~。~恤。~惜。~恻。②忧愁。例如~默。
  • 拼音 rén 部首总笔画 2
    ①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。例如~类。②别人,他人:“~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待~热诚。③人的品质、性情、名誉。例如丢~,文如其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