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余妙绕梁的解释
miào rào liáng

余妙绕梁

yú miào rào liáng

ㄩˊ ㄇㄧㄠˋ ㄖㄠˋ ㄌㄧㄤˊ

餘妙繞樑

余音绕梁

余妙绕梁的意思

见“余音绕梁”。

出处南朝・梁・萧统《七契》:“初音鱼踊,馀妙饶梁,何止田文慨慷,刘靖心伤而已哉!”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声音。

余妙绕梁的详细解释

即“余音绕梁”。见“余音绕梁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余音绕梁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《列子》书中记载著一则故事:相传从前韩国有个女子韩娥,拥有一副好歌喉。有一次,她要前往齐国,抵达齐国城门雍门时,因为旅费用尽,于是卖唱以赚取食物。她的歌声极为优美动人,即使在她离去以后,人们都觉得歌声依然缭绕在城门的梁柱之间,持续了三日都没断绝,就好像韩娥还未离去。《列子》文中是以“余音绕梁𪲔,三日不绝”来形容韩娥歌声的延绵不绝,后来“余音绕梁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歌声或音乐美妙感人,余味不绝,如清代小说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:“当年读书,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,有那『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』的话,我总不懂。……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,才知古人措辞之妙。”是用“余音绕梁”形容王小玉回环转折,直入云霄的高妙唱工,后世在使用此一成语时,即以这个语义为主。但有时亦见用来形容话语的意味深长,如清代贺裳在《载酒园诗话》中评论欧阳修的古诗:“至若叙事处,滔滔汩汩,累百千言,不衍不支,宛如面谈,亦其得也。所惜意随言尽,无复余音绕梁之意。”则是说欧阳修的叙事诗虽洋洋洒洒、滔滔不竭,但可惜意味不够深远,所以“意随言尽”,没有余韵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南朝梁・萧统〈七契〉:“初音鱼踊,余妙绕梁。”
“余妙绕梁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7
    ①文言代词,我:“~将老”。②剩下来的,多出来的。例如剩~。~粮。~兴。~悸。~孽。节~。~生。~荫(指前人的遗泽,遗留的庇荫)。~勇可贾( gǔ )(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)。③十、百、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。例如十~人。④后:“劳动之~,欢歌笑语。”⑤农历四月的别称。⑥姓。
  • 拼音 miào 部首总笔画 7
    ①美,好。例如~语。~不可言。美~。~境。~处( chù )(①好的地点;②美妙的方面)。绝~。~趣横生。②奇巧,神奇。例如巧~。~计。~用。奥~。~笔生花。灵丹~药。③青春年少。例如~年。~龄。
  • 拼音 rào 部首总笔画 9
    ①缠。例如~线。缠~。②纠缠,弄迷糊。例如~嘴。~口令。③走弯曲迂回的路。例如~远。~道。~越。④围着转。例如~场一周。围~。环~。
  • 拼音 liáng 部首总笔画 11
    ①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,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。例如房~。栋~。~上君子(指窃贼)。②桥。例如桥~。津~(渡口和桥梁,借指学习的门径)。③器物、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。例如鼻~。山~。车~。④中国战国时期国名,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(今河南省开封市)后,改称“梁”。⑤中国朝代名(a.南朝之一;b.五代之一)。⑥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