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为佛家语;比喻没有尘世俗念的丝毫牵挂。现形容赤身裸体。
出处:宋・黄庭坚《僧景宗相访寄法王航禅师》:“一丝不挂鱼脱渊,万古同归蚁旋磨。”
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例子:鲁迅《故事新编 起死》:“全身赤条条的一丝不挂。”
正音:“不”,读作“bù”,不能读作“hū”。
辨形:“挂”,不能写作“桂”。
歇后语: 1. 无弦的琵琶 —— 一丝不挂
2. 浴室里洗澡 —— 一丝不挂
谜语: 1. 光头 (谜底:一丝不挂)
2. 空线轴 (谜底:一丝不挂)
3. 无弦琴 (谜底:一丝不挂)
①赤身裸露。《宋・杨万里・清晓洪泽放闸四绝句四首之一》:“放闸老兵殊耐冷,一丝不挂下冰滩。”亦泛指无所牵累,不为尘俗所牵累。《宋・苏轼・赠虔州慈云寺鉴老诗》:“遍界难藏真薄相,一丝不挂且逢场。”或作“寸丝不挂”、“寸丝不挂”。
②钓杆上一条钓丝都不挂。《宋・黄庭坚・僧景宣相访寄法王航禅师诗》:“一丝不挂鱼脱渊,万古同归蚁旋磨。”
【释义②】
了无牵挂。语出《楞严经》:“一丝不挂,竿木随身。”意思是钓鱼人虽然钓竿随身,钓丝上空无一物。《宋・黄庭坚〈僧景宣相访寄法王航禅师〉诗》:“一丝不挂鱼脱渊,万古同归蚁旋磨。”比喻人虽活于世上,当无所牵挂,不为尘俗所牵累。《宋・苏轼〈赠虔州慈云寺鉴老〉诗》:“遍界难藏真薄相,一丝不挂且逢场。”后将钓丝转为布丝,一丝不挂遂指赤身裸露。《宋・杨万里〈清晓洪泽放闸四绝句〉四首之一》:“放闸老兵殊耐冷,一丝不挂下冰滩。”或作“寸丝不挂”、“寸丝不挂”。
【释义③】
(1)赤身裸露。《见宋・杨万里〈清晓洪泽放闸四绝句〉诗四首之一》:“放闸老兵殊耐冷,一丝不挂下冰滩。”亦泛指无所牵累,不为尘俗所牵累。《宋・苏轼〈赠虔州慈云寺鉴老〉诗》:“遍界难藏真薄相,一丝不挂且逢场。”或作“寸丝不挂”、“寸丝不挂”。(2)钓杆上一条钓丝都不挂。《宋・黄庭坚〈僧景宣相访寄法王航禅师〉诗》:“一丝不挂鱼脱渊,万古同归蚁旋磨。”
-
一
拼音 yī 部首 一 总笔画 1①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②纯;专。例如专~。~心~意。③全;满。例如~生。~地水。④相同。例如~样。颜色不~。⑤另外的。例如蟋蟀~名促织。⑥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例如算~算。试~试。⑦乃;竞。例如~至于此。⑧部分联成整体。例如统~。整齐划~。⑨或者。例如~胜~负。⑩初次。例如~见如故。⑪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 -
丝
拼音 sī 部首 一 总笔画 5①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,是织绸缎等的原料。例如蚕~。~绸。缂( kè )~(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。亦作“刻丝”)。②像丝的东西。例如铁~。菌~。肉~。游~。③计量单位名,10忽是1丝,10丝是1毫。④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。例如一~不差。 一~笑容。⑤绵长的思绪或感情。例如情~。愁~。⑥指弦乐器。例如~竹(琴、瑟、箫、笛等乐器的总称。竹指管乐器)。 -
不
拼音 bù,fǒu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副词。②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例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③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例如~,我不知道。④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例如他现在身体好~? -
挂
拼音 guà 部首 扌 总笔画 9①悬吊。例如悬~。~图。~牌。~锄。~镰。~帅(掌帅印,喻居于领导、统帅地位)。披红~绿。~一漏万。②牵记,牵连,牵累。例如牵~。记~。~念。~连。~累(连累)。③登记。例如~号。~失。④切断电话,也指打电话。例如给小张~个电话。⑤钩住。例如衣服被钉子~住了。⑥物体表面蒙上或糊着。例如脸上像~了一层霜。⑦量词,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。例如一~珠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