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跃跃纸上的解释
yuè yuè zhǐ shàng

跃跃纸上

yuè yuè zhǐ shàng

ㄩㄝˋ ㄩㄝˋ ㄓˇ ㄕㄤˋ

躍躍紙上

跃然纸上 跳跃纸上

跃跃纸上的意思

活跃地显现在纸上。形容描写生动逼真。

出处清・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一回:“即劣如秃僮,傻如跛婢,戆如屠户,懒如酒徒,淫如碧桃,狠如肇受,亦各有真面面,跃跃纸上。”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写作等。

例子《清朝野史大观》第十卷:“读之觉公之精神意气犹跃跃纸上也。”

跃跃纸上的详细解释

犹“跃然纸上”。见“跃然纸上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跃然纸上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跃然纸上”是指书画描绘的对象非常生动逼真,像在纸上跳动一般。如清代薛雪《一瓢诗话》中提到李商隐〈锦瑟〉诗,表达了一些自己比较独特的看法。李商隐是唐代诗人,字义山,号玉谿生,怀州河内人。他的〈锦瑟〉诗全文是:“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。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”此诗的解读众说纷纭,薛雪认为都是主观的看法,因此他觉得全诗的妙处,应该就在起句“无端”二字,正由于“无端”这没来由的思绪才会衍生出许多悲伤感叹;如果能这样体会,则诗的神韵旨意,便“跃然纸上”了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》第六回脂砚斋批语:“传神之笔,写阿凤跃跃纸上。”
  • 02.《清朝野史大观・清朝艺苑・卷下・杨胡子歌》:“人奇而诗亦甚奇,读之觉公之精神意气,犹跃跃纸上也。”
“跃跃纸上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yuè 部首总笔画 11
    ◎跳。例如跳~。飞~。~进。~然。~动。~~欲试。
  • 拼音 zhǐ 部首总笔画 7
    ①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,作为写画、印刷书报、包装等用。例如~张。~币。~烟。~上谈兵(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)。洛阳~贵(称誉别人的著作)。金迷~醉。②量词,指书信、文件的张数。例如一~空文。
  • 拼音 shàng,shǎng 部首总笔画 3
    ①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。例如楼~。~边。②次序或时间在前的。例如~古。~卷。③等级和质量高的。例如~等。~策。~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④由低处到高处。例如~山。~车。~升。⑤去,到。例如~街。⑥向前进。例如冲~去。⑦增加。例如~水。⑧安装,连缀。例如~刺刀。~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⑨涂。例如~药。⑩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。例如~课。~班。⑪拧紧发条。例如~弦。⑫登载,记。例如~账。⑬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。例如晚~。桌~。组织~。⑭用在动词后边,表示开始、继续、趋向、完成。例如爬~来。锁~。选~代表。⑮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。例如~年纪。⑯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“1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