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严阵以待的解释
yán zhèn dài

严阵以待

yán zhèn yǐ dài

ㄧㄢˊ ㄓㄣˋ ㄧˇ ㄉㄞˋ

嚴陣以待

厉兵秣马 枕戈待旦

麻木不仁 麻痹大意

严阵以待的意思

严:严肃整齐;严阵:整齐严正的阵势。
摆好阵势等待着。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;等着敌人。

出处宋・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・汉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亲勒六军,严阵以待之。”
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例子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,乃严阵以待(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六回)

正音“阵”,读作“zhèn”,不能读作“zèn”。

辨形“阵”,不能写作“陈”。

辨析严阵以待”和“枕戈待旦”;都有“警惕性高;等待敌人”的含义。但“严阵以待”偏重在做好了充分准备;以严整的阵势;等待来犯的敌人;“枕戈待旦”偏重在杀敌心切;等待杀敌。严阵以待”和“厉兵抹马”;都有“作好战前准备”的意思。但“严阵以待”侧重于“整个军队排好阵势;等待敌人的来临”;“秣马厉兵”侧重于“人员的行动”。

歇后语 开局摆开拦河车 —— 严阵以待

严阵以待的详细解释

以严整的阵势等待敌人来犯。指预先做好准备,等待来犯者。《明史・卷六・成祖本纪》:“六月甲辰,阿鲁台伪降,命诸将严阵以待,果悉众来犯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・第十六回》:“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,乃严阵以待。”

【释义②】

以严整的阵势等待敌人来犯。指预先做好准备,等待来犯者。《见《明史・卷六・成祖本纪》:“六月甲辰,阿鲁台伪降,命诸将严阵以待,果悉众来犯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・第一六回》:“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,乃严阵以待。”

参见“厉兵秣马”。

“严阵以待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yán 部首总笔画 7
    ①紧密,没有空隙。例如~紧。~密。②不放松,认真。例如~格。~肃。~正(严肃正当)。~明(严肃而公正,如“赏罚~~”)。~饬(➊严格命令;➋谨严)。威~。③郑重,庄重。例如庄~。尊~。④厉害的。例如~厉。~苛。⑤重大。例如~重。⑥姓。
  • 拼音 zhèn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军队作战时布置的局势。例如~线。~势。严~以待。②战场。例如~地。~亡。冲锋陷~。③量词,指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。例如~发。~痛。下了一~雨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4
    ①用,拿,把,将。例如~一当十。~苦为乐。~身作则。~邻为壑。~讹传讹。~往鉴来。②依然,顺,按照。例如~时启闭。物~类聚。③因为。例如~人废言。勿~善小而不为。不~物喜,不~己悲。④在,于(指时日):“子厚~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,年四十七”。⑤目的在于。例如~待时机。~儆效尤。⑥文言连词,与“而”用法相同。例如梦寐~求。⑦用在方位词前,表明时间、方位、方向或数量的界限。例如~前。~内。⑧用在动词后,类似词的后缀。例如可~。得~。⑨古同“已”,已经。⑩太,甚。例如不~急乎?⑪及,连及。例如富~其邻。
  • 拼音 dài,dāi 部首总笔画 9
    ①等,等候。例如~到。~旦。拭目以~。②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。例如对~。招~。~遇。~人接物。③将,要(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)例如正~出门,有人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