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目混珍的意思
见“鱼目混珠”。
出处:《参同契》上:“鱼目岂为珠,蓬蒿不成槚。”唐・李白《鸣皋歌送岑徵君》:“蝘蜓嘲龙,鱼目混珍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以假乱真。
鱼目混珍的详细解释
犹“鱼目混珠”。见“鱼目混珠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鱼目混珠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任昉(公元460—508)字彦升,南朝梁博昌人,仕宋、齐、梁三代。宋时,举兖州秀才,拜太常博士。入齐,以文学为王俭所重,后任竟陵王记室参军,为“竟陵八友”之一。齐末,萧衍得势,任为骠骑记室参军,专主文翰。萧衍代齐自立,是为梁武帝,任昉为义兴、新安太守,有政声。任昉博学多闻,于书无所不读,聚书至万余卷,是当时著名的三大藏书家之一。曾见宫中内藏四部古籍篇卷纷杂,于是亲自校雠勘定。任昉的文学成就,以善撰表、奏、书、启著称,当时王公表奏,无不请昉代笔,起笔即成,不加点窜,因而与以诗闻名的沈约合称为“沈诗任笔”。他在上任大司马记室时,写了一篇〈到大司马记室牋〉,来感谢朝廷的提拔。文中任昉极为自谦,形容自己只是像鱼眼睛那样毫无价值的人,却被当作美玉一般来使用。唐人李善在注解时,引用了《韩诗外传》为证,说明古人认为白色骨头外观看起来像象牙,鱼的眼珠乍看之下很像珍珠。后来“鱼目混珠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以假乱真。
【书证】
- 01.唐・李白〈鸣皋歌送岑征君〉:“鸡聚族以争食,凤孤飞而无邻。蝘蜓嘲龙,鱼目混珍。”
“鱼目混珍”单字拆分
-
鱼
拼音 yú 部首 鱼 总笔画 8①脊椎动物的一类,生活在水中,一般有鳞和鳍,用鳃呼吸,冷血。例如~虾。~虫。~网。~跃。~贯(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)。~雁(书信,信息)。~米乡。~尾纹。~目混珠。~质龙文(喻虚有其表)。②姓。 -
目
拼音 mù 部首 目 总笔画 5①眼睛。例如~光。醒~。历历在~。~指气使(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,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。亦作“颐指气使”)。②看,视。例如~语。~论(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)。③想要达到的地点、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。例如~的( dì )(亦指箭靶的中心)。④大项中再分的小项。例如条~。纲举~张。⑤名称。例如数~。巧立名~。⑥标题。例如~录。⑦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,在“纲”以下,“科”以上。例如鸟纲中有雁形~和鸡形~。⑧孔眼。例如网~。⑨指为首的人。例如头~。 -
混
拼音 hùn,hún 部首 氵 总笔画 11①搀杂在一起。例如~杂。~和。~同。~淆。~为一谈。②乱,胡乱。例如~乱。~世魔王。③蒙,充。例如蒙~。~充。~进。鱼目~珠。④苟且度过。例如胡~。~事。 -
珍
拼音 zhēn 部首 王 总笔画 9①珠玉等宝物。例如~宝。~珠。奇~异宝。席~待聘(“席珍”,坐席上的宝石,喻怀才待用)。②宝贵的,贵重的。例如~贵。~奇。~稀。~闻。~玩(贵重的供赏玩的东西)。③重视,爱惜。例如~视。~爱。~重( zhòng )。~存。~藏( cáng )。④精美的食物。例如~羞(亦作“珍馐”)。八~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