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一气呵成的解释
chéng

一气呵成

yī qì hē chéng

ㄧ ㄑㄧˋ ㄏㄜ ㄔㄥˊ

一氣呵成

一挥而就 一鼓作气 势如破竹

一波三折 老牛破车

一气呵成的意思

呵:呼气。
一口气做成。形容文章结构紧凑;文气连贯。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;迅速不间断地完成。

出处明・胡应麟《诗薮・近体中》:“若‘风急天高’,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,一句之中字字皆律,而实一意贯穿,一气呵成。”
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

例子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,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,亦皆一气呵成,无有断续。(清・李渔《闲情偶寄 宾白第四》)

正音“呵”,读作“hē”,不能读作“hā”。

辨形“呵”,不能写作“啊”。

辨析见“一挥而就”。

歇后语 对着城门打呵欠 —— 一气呵成

谜语 对着城门打呵欠 (谜底:一气呵成)

一气呵成的详细解释

一口气完成。比喻文章的气势流畅,首尾贯通。语出明・胡应麟《诗薮・内编・近体中・七言》。后亦用“一气呵成”比喻事情进行得顺畅紧凑而不间断。△“一挥而就”、“下笔成章”、“援笔立成”

【典源】

明・胡应麟《诗薮・内编・近体中・七言》

〈黄鹤楼〉、〈郁金堂〉皆顺流直下,故世共推之,然二作兴会适超而体裁未密,丰神故美而结撰非艰,若“风急天高”,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,一句之中字字皆律,而实一意贯串,一气呵成。骤读之,首尾若未尝有对者,胸腹若无意于对者;细绎之,则锱铢钧两,毫发不差,而建瓴走阪之势,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。至用句、用字,又皆古今人必不敢道,决不能道者,真旷代之作也,然非初学士所当究心,亦匪浅识所能共赏。

注解

[1]风急天高:指唐代杜甫所作之〈登高〉诗,其首句为“风急天高猿啸哀”。

【典故】

明代胡应麟所撰《诗薮》一书,是以个人观点评论周、汉以来,至于六朝、唐、宋、元、明的古体与近体诗,遍论历代作者的优劣。此篇所论及者,即唐代杜甫作的〈登高〉诗。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,内容为: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衮衮来。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”此诗非但每一个句子都合于诗律,甚至是每一个字都不偏不倚地恰到好处,因此全诗首尾贯通,气势流畅。猛然读来,感受不到刻意作对的工巧,细细剖析之后,才会发现其实每一字都对得丝毫不差。胡应麟称此诗的用字与造句只有杜甫一人可作,不但前无古人,而且后无来者,故盛赞其为旷世之作。胡氏以为杜诗锻炼字句,使其合律,故全诗得以“一意贯串,一气呵成”,即言此诗似乎是一口气写作完成的,不但写景抒情之情思贯串无隙,且由景转情亦顺流畅达。胡应麟文中的“一气呵成 ”就用来比喻文章的气势流畅,首尾贯通;后则又引申用来比喻事情进行得顺畅紧凑而不间断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明・胡应麟《诗薮・内编・近体中・七言》:“若『风急天高』,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,一句之中字字皆律,而实一意贯串,一气呵成。”(源)
  • 02.明・姜绍书《无声诗史・卷四・赵左》:“章法不用意搆思,一味填塞,是补衲也,焉能出人意表哉!所贵乎取势布景者,合而观之,若一气呵成;徐玩之,又神理凑合,乃为高手。”
  • 03.清・林则徐《林文忠公政书・江苏奏稿・卷五・刘河节省银两拨挑七浦等河折》:“此外尚有太仓州,境内七浦河道,及太湖以下泖淀处,亦多湮塞,亟宜择其要道,挑穵疏通,俾上下一气呵成,清水畅流,以刷潮淤,而资灌溉。”
  • 04.清・李渔《闲情偶寄・卷三・词曲部・宾白》:“北曲之介白者,每折不过数言,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,亦皆一气呵成,无有断续,似并此数言,亦可略而不备者。”
  • 05.清・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一六:“戊申春,忽江宁典史王栢厓、光晟见访,贻五律四首,一气呵成,中无杂句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比喻文章的气势流畅,首尾贯通。

类别用在“生动流畅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这篇文章结构谨严,一气呵成,令人激赏。

这篇一气呵成的好文章,读来真是令人神清气爽。

这篇文章长达数页,他竟然可以一气呵成,果是大家气派!

杜甫的〈咏怀古迹五首〉,虽是五首诗,读来却觉一气呵成,岭断云连。

语义比喻事情进行得顺畅紧凑而不间断。

类别用在“流畅紧凑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他做事总是一气呵成,绝不拖泥带水。

只见他提起笔,一气呵成地写了这副对联。

事先若有妥善规划,办起事来当然可以一气呵成

吹玻璃制品时,要一气呵成,稍见耽搁,作品就失败了。

她的体操表演,动作前后连贯,一气呵成,赢得满堂采。

他先若有所思一阵子,待胸有成竹再动笔,然后一气呵成

这首曲子的气势要藉小提琴一气呵成的演奏,才能尽显无遗。

为了怕灵感中断,他一连三天,足不出户,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这部电影的剧本。

“一气呵成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1
    ①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②纯;专。例如专~。~心~意。③全;满。例如~生。~地水。④相同。例如~样。颜色不~。⑤另外的。例如蟋蟀~名促织。⑥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例如算~算。试~试。⑦乃;竞。例如~至于此。⑧部分联成整体。例如统~。整齐划~。⑨或者。例如~胜~负。⑩初次。例如~见如故。⑪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4
    ①没有一定的形状、体积,能自由散布的物体。例如~体。②呼吸。例如没~了。~厥。~促。~息。一~呵成。③自然界寒、暧、阴、晴等现象。例如~候。~温。~象。④鼻子闻到的味。例如~味。臭~。⑤人的精神状态。例如~概。~节。~魄。~派。~馁。⑥怒,或使人发怒。例如不要~我了。~恼。~盛( shèng )。忍~吞声。⑦欺压。例如受~。⑧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。例如~功。~血。~虚。⑨中医指某种症象。例如痰~。湿~。⑩景象。例如和~。~氛。~韵(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)。
  • 拼音 hē,a,kē 部首总笔画 8
    ①怒责。例如~责。~斥(亦作“呵叱”)。~禁。②吁气。例如~冻(哈气使暧)。一气~成。③象声词,形容笑。例如~~。④叹词,表示惊讶。例如~,真不得了!
  • 拼音 chéng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做好,做完。例如~功。完~。~就。~事。~交。~立。~婚。~仁(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)。~人之美。玉~其事。②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。例如~形。~性。~人。自学~才。蔚然~风。③变为。例如长~。变~。④可以,能行。例如~,就这么办。⑤称赞人能力强。例如他办事麻利,真~。⑥够,达到一定数量。例如~年累( lěi )月。⑦已定的,定形的。例如~规。~俗。~见。~例。~竹在胸。⑧十分之一。例如增产三~。⑨平定,讲和:“会于稷,以~宋乱”。⑩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