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相知恨晚的解释
xiāng zhī hèn wǎn

相知恨晚

xiāng zhī hèn wǎn

ㄒㄧㄤ ㄓ ㄏㄣˋ ㄨㄢˇ

相见恨晚

相知恨晚的意思

相知:相互了解。
认识太晚了。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。

出处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两人相为引重,共游如父子然。相得欢甚,无厌,恨相知晚也。”
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例子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46回:“造门入见,相知恨晚。”

相知恨晚的详细解释

憾恨相知不早。语本《史记・卷一○七・魏其武安侯列传》。△“相见恨晚”

【典源】

《史记・卷一○七・魏其武安侯列传》

灌夫家居虽富,然失势,卿相侍中宾客益衰。及魏其侯失势,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。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。两人相为[1],其[2]如父子然。相得[3]甚,无[4],恨相知晚也。

注解

[1]引重:互相推重。

[2]游:通“游”,交往。

[3]驩:音huān,喜乐、欢心。

[4]厌:满足。

【典故】

“相知恨晚”原作“恨相知晚”。《史记・卷一○七・魏其武安侯列传》记载西汉时灌夫与魏其侯的友谊。两人不但相处愉快,在官场上也互相倚重,有一方失势时,另一方就帮忙引荐,情同父子。所以“恨相知晚也”,表示两人恨相知太晚。这样深厚的情谊,终致后来个性刚直的灌夫得罪了丞相田蚡,与其家人一起被问斩时,魏其侯想要救他,上书武帝替他说好话,却也受到牵连,被谗言所害,遭来杀身之祸。今则多作“相知恨晚”,表示两人遗憾相知不早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明・陆粲〈祭王覆约中丞文〉:“嗟君好修,威仪济济。终日凝然,莫窥涯涘。篇翰精工,醲郁遒媚;麟角凤毛,世所珍贵。余始从君,投分犹浅;偕荐南宫,相知恨晚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憾恨相知不早。

类别用在“意气相投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他们虽然彼此爱慕,却相知恨晚,不能结为连理。

这两位少年俊杰初次见面,便十分投契,大有相知恨晚的感慨。

正因相知恨晚,我们特别珍惜聚首的时光,互诉衷曲,倾谈怀抱。

我和他一见如故,相知恨晚,当然顺理成章即时相与为莫逆之交。

“相知恨晚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xiāng,xiàng 部首总笔画 9
    ①交互,行为动作由双方来。例如互~。~等。~同。~识。~传( chuán )。~符。~继。~间( jiàn )。~形见绌。~得益彰(两者互相配合,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)。②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。例如~信。~烦。~问。③亲自看(是否中意)例如~亲。~中( zhòng )。④姓。
  • 拼音 zhī,zhì 部首总笔画 8
    ①晓得,明了。例如~道。~名(著名)。~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~。~人善任。温故~新。~难而进。~情达理。②使知道。例如通~。~照。③学识,学问。例如~识,求~。无~。④主管。例如~县(旧时的县长)。~府。~州。~宾(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。亦称“知客”)。⑤彼此了解。例如相~。~音。~近。⑥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。例如故~(老朋友)。
  • 拼音 hèn 部首总笔画 9
    ①怨,仇视。例如怨~。愤~。仇~。痛~。②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。例如~事。悔~。遗~。抱~终天。
  • 拼音 wǎn 部首总笔画 11
    ①太阳落了的时候。例如~景。~霞。~会。~报。②一个时期的后段,在一定时间以后。例如来~了。~年。~期。~节。~婚。③后来的。例如~生(旧时文人对前辈的自谦)。~辈。④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