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心不在焉的解释
xīn zài yān

心不在焉

xīn bù zài yān

ㄒㄧㄣ ㄅㄨˋ ㄗㄞˋ ㄧㄢ

心猿意马 漫不经心 魂不守舍

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

心不在焉的意思

心思不在这里;指思想不集中。焉:古汉语助词;相当于“于此”。

出处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大学》:“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
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。

例子讲话时做腔做势,而又带着心不在焉的样子,这似乎都是纨绔子弟的特征,普遍而一律的。(柔石《二月》六)

正音“不”,读作“bù”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
辨析心不在焉”和“心猿意马”都含有“心思不专注”的意思。但“心不在焉”是偏重心思不在这里;形容思想不集中;“心猿意马”偏重于心思不定如同猿跳马奔一样;形容一会想这;一会想那;心思变化无常。

歇后语 1. 骑驴找驴 —— 心不在焉
2. 戏园里看《论语》 —— 心不在焉

谜语 1.(谜底:心不在焉)
2.(谜底:心不在焉)
3.(谜底:心不在焉)

心不在焉的详细解释

心不在其位。比喻心思不集中。语出《礼记・大学》。△“心猿意马”

【典源】

《礼记・大学》

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,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,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,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,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。心不在[1]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此谓[2]在正其心。

注解

[1]焉:此,这里。

[2]修身:涵养德性,以淑善其身。修,音xiundefined,通“修”。

【典故】

《礼记》是阐发《仪礼》经义的书。《礼记》本为许多有关于“礼”的单篇文章,内容或言哲理,或论政治制度,或记礼乐器物,或述生活仪节,是儒家的礼学要籍。〈大学〉是《礼记》中的一篇,南宋朱熹,将它由《礼记》抽出,与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合为四书,为之作注,撰成《四书章句集注》。典源此段在说明正心修身的道理。所谓修身在正其心,就是自身有所愤怒、恐惧,或是有所嗜好喜乐、忧患,内心就不能端正。心不在其位,那么看也像没看见,听也像没听见,连吃东西也不知道滋味。这就说明了修养自身,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。后来《礼记》原文中的“心不在焉”演变为成语,被用来比喻心思不集中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礼记・大学》:“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(源)
  • 02.唐・李翱〈答韩侍郎书〉:“天下如瞽者鲜,则其坠者皆离娄也,心不在焉故也。”
  • 03.《朱子语类・卷一一七・朱子十四・训门人五》:“然应事接物之际,苟失存主,则心不在焉;及既知觉,已为间断。”
  • 04.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:“翰林心不在焉,一两句话,连忙告退。”
  • 05.明・高明《汲古阁本琵琶记》第二二出:“你新弦既撇不下,还思量那旧弦怎的,我想起来,只是你心不在焉,特地有许多说话。”
  • 06.《醒世恒言・卷三二・黄秀才徼灵玉马坠》:“至晚刘公亲自送入书馆,铺设极其华整,黄生心不在焉,郁郁而已。”
  • 07.《歧路灯》第五九回:“谭绍闻心不在焉,竟是未曾听著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比喻心思不集中。

类别用在“心思不专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他上课心不在焉,一直望著窗外发呆。

看他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,连酒倒溢了都不知道。

你是不是心不在焉,否则打字怎么错得这么离谱。

我也不知怎么搞的,最近做什么事情总是心不在焉的。

他上课时老是心不在焉,所以老师讲什么,他根本不知道。

老师走到心不在焉的同学身边,摸摸他的头说:“该回神了!”

“什么时候回来的?”爸爸一边看著报纸,心不在焉地问著他。

接到女友的信后,他就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,上班根本心不在焉

进行化学实验时,千万要专心一志,不可心不在焉,否则后果难以想像。

她表面装作心不在焉的样子,其实内心里是何等紧张,真害怕他说出任何拒绝的话来。

“心不在焉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xīn 部首总笔画 4
    ①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(通称“心脏”)例如~包。~律。~衰。~悸。②中央,枢纽,主要的。例如~腹。中~。③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,感情等。例如~理。~曲。~魄。~地。~扉。衷~。~旷神怡。人~惟危。
  • 拼音 bù,fǒu 部首总笔画 4
    ①副词。②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例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③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例如~,我不知道。④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例如他现在身体好~?
  • 拼音 zài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存,居。例如存~。健~。青春长~。②存留于某地点。例如~家。~职。~位。③关于某方面,指出着重点。例如~于(a.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,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;b.决定于)。~乎。事~人为。④表示动作的进行。例如他~种地。⑤介词,表示事情的时间、地点、情形、范围等。例如~逃。~望。~握。~理。~朝( cháo )。~野。~世。⑥和“所”连用,表示强调。例如~所不辞。无所不~。
  • 拼音 yān 部首总笔画 11
    ①与介词“于”加代词“是”相当。例如心不在~。不复出~。②乃,才。例如必知乱之所自起,~能治之。③文言疑问词,怎么,哪儿。例如且~置土石?④文言助词。例如又何戚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