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喧客夺主的解释
xuān duó zhǔ

喧客夺主

xuān kè duó zhǔ

ㄒㄩㄢ ㄎㄜˋ ㄉㄨㄛˊ ㄓㄨˇ

喧客奪主

喧宾夺主

喧客夺主的意思

喧:喧哗。
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。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。

出处清・李慈铭《越缦堂诗话》下卷:“采石矶、枣阳城等,皆咏宋人胜金之事,喧客夺主,殊为非体。”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位置颠倒。

喧客夺主的详细解释

即“喧宾夺主”。见“喧宾夺主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喧宾夺主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喧宾夺主”原作“喧客夺主”,意思是主人邀客前来,客人却喧闹嚣张到反客为主。在赵翼的《廿二史劄记》中使用了这句成语。清代文人赵翼长于史学,曾著《廿二史劄记》一书,讨论二十二部历代正史的编纂方式及其优缺点,并考订修正重要史事。在讲到南朝时的《宋书》、《齐书》时,介绍这二本史书有带叙法,即是在为某人立传时,如讲到与此人有关的另一人,会在下文带出这人的生平事迹。如在刘道规的传记里,讲到他在攻打徐道覆时,以刘遵为将,因而赢得胜利。下面就接著简述刘遵这个人的生平,讲完后再重回刘道规的事,这就是所谓的带叙法。这种方法是有好处的,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要写传记的话,实在写不胜写,但有些人有事迹可说,不写可惜。这样既可省去多传的繁琐,又不至于埋没这些人,实在是个写史书的好方法。不过,有时也有缺陷,像在〈刘义庆传〉里,因为叙述到他爱与文士鲍照等人交朋友,于是用了很大篇幅来写鲍照,才又回到刘义庆,使得整篇传记里,主人翁刘义庆的事显得较少,而鲍照的事反而变多,这样显然模糊了焦点。赵翼用“喧客夺主”来形容〈刘义庆传〉的整体效果,为客的鲍照篇幅过大,反而抢尽主人刘义庆的风头。“喧客夺主”就是“喧宾夺主”,指宾客声势强大,占了主人的位置,反客为主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清・赵翼《廿二史劄记・卷九・宋齐梁陈书・宋齐书带叙法》:“遂觉一传中义庆事转少,鲍照事转多,此未免喧客夺主矣。”(源)
  • 02.清・阮葵生《茶余客话・卷二○・以花薰酒》:“不论酒而论香,是为喧客夺主。”
“喧客夺主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xuān 部首总笔画 12
    ◎大声说话,声音杂乱。例如~哗。~闹。~嚷。~腾。~嚣。~宾夺主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9
    ①外来的(人),与“主”相对。例如~人。宾~。会~。不速之~。~气。~卿。②外出或寄居,迁居外地的(人)例如旅~。~居。~籍。~死。③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。例如顾~。乘~。~流量。④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。例如说~。政~。侠~。⑤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。例如~观。~体。⑥量词,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、饮料。例如一~冰淇淋。
  • 拼音 duó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抢,强取。例如抢~。掠~。巧取豪~。强( qiāng )词~理。②争先取到。例如~得最后胜利。~魁。~冠( guàn )。③冲开。例如~门而出。④丧失,削除。例如剥~。褫~(剥夺)。~志(改变志向或意愿)。⑤晃动。例如光彩~目。⑥决定如何处理。例如请予裁~。⑦漏掉(文字)例如第八行~一字。
  • 拼音 zhǔ 部首总笔画 5
    ①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,家庭的首脑。例如~人。物~。失~(失掉财物的人)。当家作~。②旧时臣子称君王,下级称上级,仆人称家主。例如君~。~上。③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,决定。例如~张。~见。~意。~义。④对事物有决定权力。例如民~。自~。~持。~宰。~权(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)。⑤最重要的,最基本的。例如~次。~要。~力。~将( jiàng )。⑥预示。例如早霞~雨。⑦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。例如木~。神~。⑧基督教、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。⑨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