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未辨菽麦的解释
wèi biàn shū mài

未辨菽麦

  • 组合
  • 结构
  • 感情
  • 年代
  • 热度 生僻

wèi biàn shū mài

ㄨㄟˋ ㄅㄧㄢˋ ㄕㄨ ㄇㄞˋ

未辨菽麥

未辨菽麦的意思

菽:豆子。
分不清哪是豆子,哪是麦子。形容愚笨无知。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。

出处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成公十八年》:“周子有兄而无慧,不能辨菽麦,故不可立。”汉・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孙权小子,未辨菽麦,要领不足以膏齐斧,名字不足以洿简墨。

未辨菽麦的详细解释

未,不能。“未辨菽麦”犹“不辨菽麦”。见“不辨菽麦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不辨菽麦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菽,就是豆子。麦,则是麦子。两者都是很普通的农作物,而且形状完全不同,极容易分辨。如果一个人连豆子、麦子都无法分辨,就是形容这个人非常无知,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。这句成语出自《左传・成公十八年》。当时晋国发生政争,贵族大夫栾书、中行偃为了争夺政权,先杀了受到厉公亲信的胥童,然后又杀了厉公,立襄公的曾孙周子为国君,是为晋悼公。周子时年才十四岁,根本无法亲政,且有年长的哥哥,但栾书等人为了掌握政权,把周子当成傀儡,就称赞周子十分聪明,并诋毁他的哥哥,说他十分无知,连豆子和麦子都没办法分辨,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做国君呢?后来“不辨菽麦”这句成语被用来形容人愚昧无知。亦用来比喻缺乏常识或判断能力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三国魏・陈琳〈檄吴将校部曲文〉:“孙权小子,未辨菽麦,要领不足以膏齐斧,名字不足以洿简墨。”
“未辨菽麦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wèi 部首总笔画 5
    ①不,不曾,没有。例如~必。~曾( céng )。~来。~尝。~竟(没有完成的)。~及(a.没有来得及;b.没有达到)。②地支的第八位,属羊。③用于记时。例如~时(下午一点至三点)。④放在句末,表示疑问:“君除吏尽~?吾亦欲除吏”。
  • 拼音 biàn 部首总笔画 16
    ①分别,分析,明察。例如~别。~认。~析。~正。~识。明~是非。②古代土地面积单位,九夫为一辨,七辨为一并。
  • 拼音 shū 部首总笔画 11
    ◎豆的总称。例如~水(泛指粗茶淡饭,用以指对父母的奉养,如“~~承欢”)。~麦。~粟。
  • 拼音 mài 部首总笔画 7
    ①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有“小麦”、“大麦”、“燕麦”等多种,子实供磨面食用,亦可用来制糖或酿酒。通常专指“小麦”(通称“麦子”)例如~田。~收。~饭豆羹(指农家粗茶淡饭)。②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