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上的树木,因长成有用之材,而被人砍伐。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。
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人世间》:“山木自寇也,膏火自煎也。”
用法:作定语;指因有用而不免于祸。
寇,砍伐。“山木自寇”指山上的树木因为长成材,反使自己遭到砍伐。比喻人因拥有才能而招致祸患。语出《庄子・人间世》。△“膏火自煎”
【典源】
《庄子・人间世》
山木自[1]也,[2]也。[3]可食,故伐之;漆可用,故割之。人皆知有用之用,而莫知无用之用也。
[1]寇:砍伐。
[2]膏火自煎:比喻人因才能而招致祸患。见“膏火自煎”。
[3]桂:桂树,树皮可供药用,故可食。
【典故】
“山木自寇”是指树木长成可用之材后,被拿去做成斧柄,之后再遭到自己木材做成的斧柄砍伐。“寇”,有劫取、掠取之义,在此处是砍伐的意思。山上的树木,有的做成了斧柄,最后又来砍伐树木。油膏可以作为燃料照明四方,却因点燃火烛而受煎熬。桂树的树皮因为可供药用,所以被人砍伐。漆树也因为有用处,所以被人割取。庄子所要表达的是,大家都只知道有用事物的用处,却不知道无用事物的作用,在于得以保全。后来“山木自寇”被用来比喻人因拥有才能而招致祸患。在唐・张九龄的〈杂诗〉五首之五中:“木直几自寇,石坚亦他攻。何言为用薄?而与火膏同。”用的就是《庄子・人间世》的典故,加以改变词形而成。意思是说:树木与石头都因为有用处,而被人砍伐或利用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庄子・人间世》:“山木自寇也,膏火自煎也。”(源)
- 02.宋・潘自牧《记纂渊海・卷五二・取祸》:“以卵投石,以指挠沸,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,山木自寇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比喻人因拥有才能而招致祸患。
类别用在“才高致祸”的表述上。
①做人不要过分出风头,以免落得山木自寇的下场。
②老王为了避免落到山木自寇的下场,所以行事总是十分低调。
③有才能的人做任何事时总要保留三分,否则落得山木自寇是难免的。
④有才能的人因被人发现而重用,虽难免落得山木自寇,但也可了慰于心了。
-
山
拼音 shān 部首 山 总笔画 3①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。例如土~。~崖。~峦。~川。~路。~头。~明水秀。~雨欲来风满楼(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)。②形状像山的。例如~墙(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。亦称“房山”)。③形容大声。例如~响。~呼万岁。④姓。 -
木
拼音 mù 部首 木 总笔画 4①树类植物的通称。例如树~。乔~。灌~。~石(树木和石头,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)。缘~求鱼。②木料、木制品。例如~材。~器。~刻。~匠。~已成舟。③棺材。例如棺~。④质朴。例如~讷(朴实迟钝)。⑤呆笨。例如~鸡。⑥感觉不灵敏,失去知觉。例如麻~。⑦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⑧姓。 -
自
拼音 zì 部首 自 总笔画 6①本人,己身。例如~己。~家。~身。~白。~满。~诩。~馁。~重( zhòng )。~尊。~谦。~觉( jué )。~疚。~学。~圆其说。~惭形秽。~强不息。②从,由。例如~从。~古以来。③当然。例如~然。~不待言。~生~灭。放任~流。④假如。例如~非圣人,外宁必有内忧。 -
寇
拼音 kòu 部首 宀 总笔画 11①盗匪,侵略者,亦指敌人。例如盗~。贼~。②侵略者来侵犯。例如~边。③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