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染指于鼎的解释
rǎn zhǐ dǐng

染指于鼎

rǎn zhǐ yú dǐng

ㄖㄢˇ ㄓˇ ㄩˊ ㄉㄧㄥˇ

染指於鼎

染指于鼎的意思

鼎: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,多为圆形,三足两耳。
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。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。

出处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四年》:“及食大夫鼋,召子公而弗与也。子公怒,染指于鼎,尝之而出。”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
染指于鼎的详细解释

语出《左传・宣公四年》:“及食大夫鼋,召子公而弗与也。子公怒,染指于鼎,尝之而出。”比喻觊觎非分的利益。

“染指于鼎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rǎn 部首总笔画 9
    ①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。例如~料。~色。~坊。~缸。印~。②感受疾病或沾上坏习惯或接触到什么。例如~病。感~。传~。沾~。一尘不~。
  • 拼音 zhǐ 部首总笔画 9
    ①手伸出的支体(脚趾亦作“脚指”)例如手~。巨~(大拇指)。~甲。~纹。~印。屈~可数。②量词,一个手指的宽度。例如下了三~雨。③(手指或物体尖端)对着,向着。例如~着。~画。~南针。~手画脚。④点明,告知。例如~导。~引。~正。~责。~控(指名控告)。~摘。~挥。~日可待。⑤直立,竖起。例如令人发( fà )~(形容极为愤怒)。⑥意向针对。例如~标。~定。⑦古同“旨”,意义,目的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3
    ①介词(➊在,如“生~北京”;➋到,如“荣誉归~老师”;➌对,如“勤~学习”;➍向,如“出~自愿”;➎给,如“问道~盲”;➏自,从,如“取之~民”;➐表比较,如“重~泰山”;➑表被动,如“限~水平”)。②后缀(➊在形容词后,如“疏~防范”;➋在动词后,如“属~未来)。③姓。
  • 拼音 dǐng 部首总笔画 12
    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是三足两耳。例如铜~。~食(列鼎而食,指豪侈生活)。~镬。②锅。例如~罐。~锅。③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,是政权的象征。例如~彝。九~。定~。问~。~祚(国运)。④象征三方并立、互相对峙。例如~峙。~足之势。⑤大。例如~族。~臣。~力支持。⑥正当,正在。例如~盛( shèng 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