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毫:动物秋后新换的绒毛。
比喻十分纤细之物。形容军纪严明;对百姓无丝毫侵犯;也形容为人清正廉洁。
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淮阴侯列传》:“大王之入武关,秋毫无所害,除秦苛法,与秦民约法三章耳,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。”
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例子:老夫一生公廉正直,与人秋毫无犯。(元・岳伯川《铁拐李》第二折)
辨形:“毫”,不能写作“豪”。
故事: 楚汉相争时期,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就投奔刘邦,在丞相萧何的推荐下,刘邦拜他为大将,刘邦问韩信有什么高见。韩信把刘邦与项羽进行一番对比,说刘邦的军队与项羽的军队不同,对百姓的利益秋毫无犯,可以得天下。
秋毫,秋天鸟兽所生的细毛。“秋毫无犯”指连细微的秋毫都不侵犯,比喻对任何东西都不侵犯、不动用。◎语本《史记・卷七・项羽本纪》。
【典源】
《史记・卷七・项羽本纪》
沛公军霸上,未得与项羽相见。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:“沛公欲王关中,使子婴为相,珍宝尽有之。”项羽大怒,曰:“旦日飨士卒,为击破沛公军!”……楚左尹项伯者,项羽季父也,素善留侯张良。张良是时从沛公,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,私见张良,具告以事,欲呼张良与俱去。……张良出,要项伯。项伯即入见沛公。沛公奉卮酒为寿,约为婚姻,曰:“吾入[1],[2]不敢有所近,[3]吏民,封[4],而待将军。所以遣将守关者,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。日夜望将军至,岂敢反乎!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。”项伯许诺。谓沛公曰:“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。”沛公曰:“诺。”于是项伯复夜去,至军中,具以沛公言报项王。
[1]关:关中,地名。位于今陕西省。东至函谷关,南至武关,西至散关,北至萧关,位于四关之中,故称“关中”。
[2]秋豪:即“秋毫”,鸟兽在秋天所生的细毛。后比喻微细的事物。豪,通“毫”,细而尖的兽毛,夏落秋生。
[3]籍:名册、档案上。
[4]府库:国家储藏财物的处所。
《史记・卷九二・淮阴侯列传》
项王所过,无不残灭者,天下多怨,百姓不亲附,特劫于威彊耳。名虽为霸,实失天下心,故曰其彊易弱。今大王诚能反其道,任天下武勇,何所不诛!以天下城邑封功臣,何所不服!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,何所不散!且三秦王为秦将,将秦子弟数岁矣,所杀亡不可胜计。又欺其众降诸侯,至新安,项王诈阬秦降卒二十余万,唯独邯、欣、翳得脱,秦父兄怨此三人,痛入骨髓。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,秦民莫爱也。大王之入武关,秋豪无所害,除秦苛法,与秦民约法三章耳,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。
【典故】
据《史记・卷七・项羽本纪》载,项羽代秦,进入关中后,刘邦的部属曹无伤派人来告密,说刘邦攻破秦咸阳想要在关中称王,并且把珍宝据为己有。项羽听了很生气,决定攻打刘邦。项羽的叔父项伯知道这个消息后,想到好友张良正在刘营,于是连夜赶去见他,要他快点离开。可是张良不肯,反而引他见刘邦。刘邦向项伯献酒祝寿,定下儿女婚约,接著说:“我自进入关中后,军纪严明,秋毫般细微的东西都不敢动用,官民登记簿册,查封府库,日夜等待将军早日到来。我所以派兵镇守函谷关,是为了防止盗贼出入,和突发的事变。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,怎么敢造反呢!希望回去代为向将军说明。”项羽听到项伯的转述,承诺好好对待刘邦。又《史记・卷九二・淮阴侯列传》 亦载,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后,分析楚汉两军形势,认为和项羽的残暴不仁相较,刘邦进入关中后,军纪严明,连秋毫般细微的事物都不敢伤害,并废除秦国的苛法,只和百姓约法三章,所以秦民都希望刘邦成为秦王。后来“秋毫无犯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对任何东西都不侵犯,丝毫都不取用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梁书・卷一一・张弘策列传》:“于时城内珍宝委积,弘策申勒部曲,秋毫无犯。”
- 02.元・郑德辉《王粲登楼》第一折:“我与人秋毫无犯。〔小二云〕则为你气高志大,见是如此。〔正末唱〕则为气昂昂误得我这鬓斑斑。”
- 03.元・岳伯川《铁拐李》第二折:“老夫一生公廉正直,与人秋毫无犯。凡官吏闻老夫之名,尽皆敛手回容。”
- 04.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回:“我与民秋毫无犯,那得财物与他?”
- 05.清・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三四出:“还要把俺心事,说个明白。叫他晓得奸臣当杀,太子当救,完了两桩大事,于朝廷一尘不惊,于百姓秋毫无犯。”
- 06.《隋唐演义》第五八回:“今蒙将军到郡安抚黎民,秋毫无犯,实出望外。”
- 07.《荡寇志》第一回:“六位头领,一齐辞了宋江,带领二千人马,星夜飞奔盐山,一路秋毫无犯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比喻对任何东西都不侵犯、不取用。
类别用在“严守纪律”的表述上。
①孙将军的部队虽然长驻本地,但纪律严明,秋毫无犯。
②到各地游览时,对环境切记要秋毫无犯,好让大家都能欣赏美景。
③国军所到之处,不但纪律严明,秋毫无犯,并且协助居民耕作收割。
④老师对今天远足,同学们经过瓜田时,都能强忍饥渴,秋毫无犯,十分赞许。
【辨识】
形音毫,音háo。细毛。古通作“豪”,今多分用,“毫毛”、“毫不”等用“毫”,“豪杰”、“豪放”等用“豪”。
-
秋
拼音 qiū 部首 禾 总笔画 9秋,汉字,象形字,甲骨文中的“秋”字像是一只蟋蟀的形状,因为蟋蟀在秋天鸣叫,所以用以表示秋季。秋天,一年四季之一,位于夏季之后,冬季之前,是收获的季节。在秋天,天气渐凉,昼夜温差加大,树叶由绿转黄,最终飘落,农作物成熟,人们开始收割。秋字也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,如“愁绪”、“秋思”,以及成语“一叶知秋”,意指通过细微的变化预知大局的发展。 -
毫
拼音 háo 部首 亠 总笔画 11①细长而尖的毛。例如~毛。~发( fà )。~末(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)。丝~。②指毛笔。例如挥~。~素。③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。例如头~。二~。④中国市制计量单位,十毫等于一厘(长度、地积、重量单位);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(面积单位)。⑤方言,货币单位,角、毛。⑥数量极少,一点儿(限用于否定式)例如~不费力。~无二致。⑦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,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。例如~米(公制长度单位,“米”的千分之一。) -
无
拼音 wú 部首 一 总笔画 4◎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。例如~辜。~偿。~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~度。~端(无缘无故)。~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~非(只,不过)。~动于衷。~所适从。 -
犯
拼音 fàn 部首 犭 总笔画 5①抵触,违反。例如~规。~法。~罪。~颜(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)。~讳。②违反法律的人,有罪的人。例如~人。罪~。③侵害,进攻。例如侵~。秋毫无~。④触发,发作。例如~病。~愁。~疑。⑤做错事情。例如~错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