徘徊歧路的意思
徘徊: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;歧路:岔路。
在岔道口上来回地走。比喻犹豫不决。
出处:唐・骆宾王《代李敬业讨武曌檄》:“若或眷恋穷城,徘徊歧路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犹豫不决。
例子:若其眷恋穷城,徘徊歧路,坐昧先几之兆,必贻后至之诛。(唐·骆宾王《为徐敬业讨武曌檄》)
故事: 唐朝时期,武则天控制政权后,改国号周,自己当女皇。大将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,他为扩大影响,号召天下人们起来推翻武则天,请当时文学家骆宾王写《为徐敬业讨武瞾檄》:“若其眷恋穷城,徘徊歧路,坐昧先几之兆,必贻后至之诛。”
徘徊歧路的详细解释
在叉路口走来走去,无法决定去向。比喻犹豫不决,不能当机立断。“歧”文献异文作“岐”。《唐・骆宾王・为徐敬业讨武曌檄》:“若其眷恋穷城,徘徊岐路,坐昧先几之兆,必贻后至之诛。”
“徘徊歧路”单字拆分
-
徘
拼音 pái 部首 彳 总笔画 11◎〔~徊〕❶来回地走,如“他在那里~~了很久”;❷犹疑不决,如“左右~~”。 -
徊
拼音 huái 部首 彳 总笔画 9◎〔徘( pái )~〕见“徘”。 -
歧
拼音 qí 部首 止 总笔画 8①岔道,偏离正道的小路。例如~途(岔道,喻错误的道路,如“误入~~”)。②不相同,不一致。例如~义。~视。 -
路
拼音 lù 部首 足 总笔画 13①道,往来通行的地方。例如道~。公~。水~。陆~。~途。~程。~人(行路的人,喻不相干的人)。狭~相逢。②思想或行动的方向、途径。例如思~。生~。出~。~子。~数( shù )。③方面,地区。例如外~货。各~人马。④种类。例如一~货色。⑤大,正:“厥声载~”。~门(宫室最内的正门)。~车(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)。~舆(古代君主所乘的车)。~寝(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)。⑥车。例如筚~。乘~。⑦姓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