椟:木匣;珠:珍珠。
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;却退还了匣子里的珍珠。比喻没有眼光;取舍不当。
出处:战国・韩 韩非《韩非子・外储说左上》:“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,为木兰之柜,薰以桂椒,缀以珠玉,饰以玫瑰,辑以羽翠,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。”
用法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例子:不善读书者,昧菁英而矜糟粕。买椟还珠,虽多奚益?改用白话,决无此病。(清・裘廷梁《论白话为维新之本》)
正音:“还”,读作“huán”,不能读作“hái”。
辨形:“椟”,不能写作“犊”。
谜语: 最傻的消费者 (谜底:买椟还珠)
故事: 传说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卖珍珠,为了吸引顾客,他做一个很漂亮的用名贵木料做成的盒子,匣子还镶嵌着宝石和翡翠,看起来十分华贵。一个郑国的买主抱着珍珠匣子便以高价买下,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楚国商人。
买了装珍珠的盒子,而把珍珠退还。典出《韩非子・外储说左上》。后用“买椟还珠”比喻舍本逐末,取舍失当。
【典源】
《韩非子・外储说左上》
楚王谓田鸠曰:“墨子者,显学也。其身体则可,其言多不辩,何也?”曰:“……[1]人有卖其珠于[2]者,为[3]之柜,薰以[4],缀以珠玉,饰以[5],[6]。郑人买其[7]而还其珠。此可谓善卖椟矣,未可谓善鬻珠也。今世之谈也,皆道辩说文辞之言,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。墨子之说,传先王之道,论圣人之言,以宣告人。若辩其辞,则恐人怀其文,忘其直,以文害用也。此与楚人鬻珠,秦伯嫁女同类,故其言多不辩。”
[1]楚:春秋时楚国。周成王封熊绎于楚,本子爵,春秋时僭号称王,为战国七雄之一。领有今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及河南南部,后为秦所灭。
[2]郑:春秋时郑国。周宣王封庶弟友于郑,伯爵。初都棫林,在今陕西华县;后徙郑,在今河南省新郑县西北。
[3]木兰:落叶乔木,叶呈倒卵形互生,叶脉上有茸毛。初春时,花先叶而开,花瓣六片,大如莲,内白外紫,香味浓郁。多生长于山地。亦称“木笔”、“木莲”、“新夷”。
[4]桂椒:肉桂和山椒二种香木。
[5]玫瑰:珠属,又称火齐珠。如云母,色黄赤如金,出越南中部(汉日南郡)。
[6]辑以羽翠:用翡翠来装饰。“辑”亦“缀”、“饰”之意。“羽翠”,一作“翡翠”,可从。
[7]椟:音dú,木制的盒子。
【典故】
《韩非子・外储说左上》记载,有一天楚王对田鸠说:“墨子之学是当代非常著名的学说,它的内容很好,但文词却多不美妙,是什么原因呢?”田鸠就说了两个故事,其一是:“有一个楚国人到郑国卖珍珠,他用木兰木作了一个装珍珠的盒子,用香木薰得香香的,盒子外面用翡翠和玫瑰来装饰。结果郑国人买了他的盒子,却将珍珠退还。那楚人可说是擅于卖盒子,却不擅于卖珍珠了!现在发表言论的人,都用巧妙的言辞;作君王的,只喜欢看这些美妙的言辞,却忽略了这些言论是有功用的。墨子的学说,是传授先王的道术,阐述圣人的言论,普遍告知世人。所以并不加以修饰,以免人们只喜爱他美妙的言辞,而忽略了其中的功用。”后来韩非子所谓的楚人卖珠这个故事,被浓缩成“买椟还珠”,用来比喻舍本逐末,取舍失当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韩非子・外储说左上》:“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,为木兰之柜,薰以桂椒,缀以珠玉,饰以玫瑰,辑以羽翠,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。”(源)
- 02.南朝梁・刘勰《文心雕龙・议对》:“楚珠鬻郑,为薰桂之椟,郑人买椟而还珠。若文浮于理,末胜其本,则秦女楚珠,复在于兹矣。”
- 03.《二程集・河南程氏文集・遗文・与方元采手帖》:“今之治经者亦众矣,然而买椟还珠之蔽,人人皆是。”
- 04.清・朱彝尊〈跋李紫筼画卷〉:“然郑人买椟还珠,珠固在,庸何伤?”
【用法】
语义比喻舍本逐末,取舍失当。
类别用在“取舍失当”的表述上。
①先把采购资讯和标的掌握好,免得受买椟还珠的讥讽。
②很多附庸风雅、虚有其表的收藏家,专干买椟还珠的蠢事。
③读古典诗,不顾内容,只注意平仄格律,与买椟还珠何异?
④读经如果不探究其中的义理,只留心章句训诂,那就像买椟还珠一样,读再多也没用。
-
买
拼音 mǎi 部首 乛 总笔画 6①拿钱换东西,与“卖”相对。例如~卖。~办(❶采购货物的人;❷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的中间人和经纪人)。~名。~好。~笑(旧指到妓院寻欢作乐)。~主。~方。~春(买酒,唐代酒名多带“春”字)②招致。例如~祸。③姓。 -
椟
拼音 dú 部首 木 总笔画 12①柜子,匣子。例如~藏( cáng )(喻待价而沽)。买~还( huán )珠(喻没有眼光,取舍不当)。②棺。 -
还
拼音 huán,hái 部首 辶 总笔画 7①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。例如~乡。~俗。衣锦~乡。返老~童。②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。~手。~击。以眼~眼。以牙~牙。③偿付。例如归~。偿~。~本。原物奉~。④同“环”,环绕。⑤姓。 -
珠
拼音 zhū 部首 王 总笔画 10①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,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,乳白色或略带黄色,有光泽,可做装饰品,亦可入药。称“珍珠”(亦作“真珠”,简称“珠”)例如~蚌。~宝。~花。夜明~。~玑(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)。~联璧合(珍珠联成串,美玉放在一起,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)。②像珠子的东西。例如汗~。泪~。露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