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可奈何的意思
犹无可奈何。指感到没有办法,只有这样了。
出处:郭沫若《女神・湘累》:“他们见了凤凰要说是鸡,见了麒麟要说是驴马,我也把他们莫可奈何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毫无办法。
例子:‘你可不能不这样想啦!’吴楣说,莫可奈何的叹了口气。沙丁《困兽记》六
莫可奈何的详细解释
莫,无。“莫可奈何”即“无可奈何”。见“无可奈何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无可奈何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无可奈何”这句成语指的是毫无办法或没有办法可想的意思。典源出自于《战国策・燕策三》。战国末期,秦国势力强盛,不断出兵侵占其他国家的领土。当时燕国是一个地处东北方的弱小国家,最初,燕王为了与秦国友好,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为人质,在秦国,太子丹受到很差的待遇。太子丹逃回燕国后,为了抵抗秦国的侵略,同时也为了报仇,便经人介绍认识了荆轲,请他作刺客,到秦国刺杀秦王。由于荆轲迟迟不出发,太子丹便催他赶快上路,荆轲说:“就算我到了秦国,秦王也不会见我啊!除非我能带著樊於期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前往,也许就有机会见到秦王。”樊於期本是秦国的将领,因为得罪秦王,逃到燕国,秦王悬赏千金要他的脑袋。太子丹听了说:“樊将军是来投靠我的,我怎能为了自己而杀了他?请你再想别的方法。”荆轲知道太子丹不忍心杀樊於期,就私下去见樊於期,告诉他这个想法。樊於期听了后,马上拔出利剑当场自杀。太子丹听说这件事,赶去阻止却已经晚了一步,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痛哭失声。事已至此,也无可奈何,只有将樊於期的头放在盒子里封起来,交给荆轲,让他带去秦国求见秦王。后来“无可奈何”就用来指毫无办法或没办法可想的意思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西游记》第一三回:“苦得个法师衬身无地,真个有万分凄楚,已自分必死,莫可奈何。”
“莫可奈何”单字拆分
-
莫
拼音 mò,mù 部首 艹 总笔画 10①不要。例如~哭。②没有,无。例如~大。~非。~名其妙(亦作“莫明其妙”)。③不,不能。例如~如。~逆。~须有。~衷一是(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)。爱~能助。④古同“漠”,广大。⑤姓。 -
可
拼音 kě,kè 部首 口 总笔画 5①允许。例如许~。认~。宁~。②能够。例如~见。~能。~以。不~思议。③值得,认为。例如~怜。~悲。~亲。~观。~贵。~歌~泣。④适合。例如~身。~口。~体。⑤尽,满。例如~劲儿干。⑥大约。例如年~二十。“潭中鱼~百许头”。⑦表示转折,与“可是”、“但”相同。⑧表示强调。例如他~好了。⑨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。例如都这么说,~谁见过呢?⑩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。例如这件事他~同意?⑪姓。 -
奈
拼音 nài 部首 大 总笔画 8◎如何,怎样。例如~何。怎~。无~何(无可如何)。~……何(中间加代词,如“奈我何”)。 -
何
拼音 hé,hē,hè 部首 亻 总笔画 7①疑问代词(a.什么,如“~人?”b.为什么,如“~必如此?”c.哪样,怎样,如“~不?”“~如?”d.哪里,如“~往?”e.发表反问,如“~乐而不为?”)。②副词,多么。例如~其壮哉!③姓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