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“门可罗雀”。
出处:《太平广记》卷一八七引唐・韦述《两京记》:“唐初,秘书省唯主写书贮掌勘校而已,自是门可张罗。”宋・苏轼《次韵杨褒早春》诗:“细雨郊园聊种菜,冷官门户可张罗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门庭冷清。
例子:西府车骑填凑,东第门可张罗。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隆安三年》
犹“门可罗雀”。见“门可罗雀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门可罗雀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《史记・汲郑列传》中叙述的是汉初汲黯、郑二人事迹。汲黯在景帝时任太子洗马,武帝时出任东海太守,后又被召为主爵都尉;郑当时则是先任太子舍人,后迁为大农令。两人在当时都是位居高官,受到众人敬畏,每日上门巴结逢迎的人不计其数。但由于他们刚正不阿的个性不适官场,后俱丢官失势,连生活都陷入困境,在此之际,往日川流不息的宾客也就消失无踪了。同样的,历史上有位翟公,他是汉文帝时的大臣,曾经任职廷尉,为九卿之一,位高权重。在他任官期间,每天家中宾客亦是络绎不绝,把大门挤得水泄不通。但当他失去官职后,就不再有人造访,门外冷冷清清,空旷得似乎可以张开用来捕捉鸟雀的大网。后来,他又官复原职,昔日的宾客又再度登门了。这一失一得、一贫一富交替所形成的不同景况,让翟公看透了世情,识清了这世态炎凉。《史记》作者司马迁以翟公的这段史实,表达了对官场中人情冷暖之感慨,更说到:“夫以汲、郑之贤,有势则宾客十倍,无势则否,况众人乎!”意思是说:像汲、郑这样出色的人,都会遇到这种冷暖的待遇,何况是一般人呢?司马迁恐怕也反应自己当下的心情吧!后来“门可罗雀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做官的人失势后宾客稀少的景况。亦可用以泛指一般来客稀少、门庭冷清的景况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太平广记・卷一八七・秘书省》引《两京记》:“唐初,秘书省唯主写书贮掌勘校而已,自是门可张罗,迥无统摄官属,望虽清雅,而实非要剧。”
-
门
拼音 mén 部首 门 总笔画 3①建筑物的出入口,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。例如~儿。~口。开~见山。②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。例如电~。③途径,诀窍。例如~径。~道儿。④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现亦指一般的家庭。例如~第。~风。~婿。长( zhǎng )~长子。⑤事物的分类。例如分~别类。⑥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。例如教~。~徒。⑦量词。例如一~大炮。⑧姓。 -
可
拼音 kě,kè 部首 口 总笔画 5①允许。例如许~。认~。宁~。②能够。例如~见。~能。~以。不~思议。③值得,认为。例如~怜。~悲。~亲。~观。~贵。~歌~泣。④适合。例如~身。~口。~体。⑤尽,满。例如~劲儿干。⑥大约。例如年~二十。“潭中鱼~百许头”。⑦表示转折,与“可是”、“但”相同。⑧表示强调。例如他~好了。⑨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。例如都这么说,~谁见过呢?⑩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。例如这件事他~同意?⑪姓。 -
张
拼音 zhāng 部首 弓 总笔画 7①开,展开。例如~开。~目(①睁大眼睛;②助长某人的声势称“为某人~~”)。~榜。铺~。~灯结彩。纲举目~。②商店开业。例如开~。③拉紧。例如紧~。~力。④扩大,夸大。例如夸~。⑤放纵,无拘束。例如乖~。嚣~。⑥料理,应酬。例如~罗。⑦惊惶,慌忙。例如~惶失措。⑧看,望。例如~望。⑨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⑩量词。例如一~纸。三~桌子。几~嘴。两~弓。⑪姓。 -
罗
拼音 luó 部首 罒 总笔画 8①捕鸟的网。例如~网。②张网捕捉。例如~掘(用网捕麻雀,挖掘老鼠洞找粮食。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)。门可~雀(形容门庭冷落)。③搜集,招致,包括。例如~捕。~致(招请人才)。网~。包~。~织罪名(虚构罪名,陷害无辜)。④散布。例如~列。⑤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。例如绢~。⑥用罗筛东西。例如~面。⑦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。例如~绮。~扇。⑧量词,用于商业,一罗合十二打。⑨同“脶”。⑩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