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金城汤池的解释
jīn chéng tāng chí

金城汤池

jīn chéng tāng chí

ㄐㄧㄣ ㄔㄥˊ ㄊㄤ ㄔˊ

金城湯池

固若金汤 金城石室 铜墙铁壁

金城汤池的意思

城:城墙;池:护城河;汤:热水。
金属铸造的城墙;沸腾的护城河水。形容城池防守非常坚固。

出处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蒯通传》:“边地之城,必将婴城固守,皆为金城汤池,不可攻也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根据牢固,无懈可击。

例子有你这样的好弟兄,好帮手,仙霞就是金城汤池,满州人插上翅膀也过不来!(华而实《汉衣冠》三)

正音“池”,读作“chí”,不能读作“yě”。

辨形“城”,不能写作“诚”。

故事 秦末陈胜起义军冲击秦王朝的统治,陈胜的部将武臣率军攻打越地范阳,蒯通去拜会并劝说范阳县令徐公,徐公放弃守城。蒯通就去拜会武臣,劝武臣妥善安置徐公,这样别的负隅顽抗的金城汤池的守备也会投降,武臣同意他的意见。

金城汤池的详细解释

金城,金属造的城。汤池,沸水流动的护城河。“金城汤池”形容坚固险阻的城池。#语出《汉书・卷四五・蒯伍江息夫传・蒯通》。

【典源】

#《汉书・卷四五・蒯伍江息夫传・蒯通》[1]

蒯通,范阳人也,本与武帝同讳。楚汉初起,武臣略定赵地,号武信君。通说范阳令徐公曰:……“赵武信君不知通不肖,使人候问其死生,通且见武信君而说之,曰:『必将战胜而后略地,攻得而后下城,臣窃以为殆矣。用臣之计,毋战而略地,不攻而下城,传檄而千里定,可乎?』彼将曰:『何谓也?』臣因对曰:『范阳令宜整顿其士卒以守战者也,怯而畏死,贪而好富贵,故欲以其城先下君。先下君而君不利[之〕,则边地之城皆将相告曰「[2]先降而身死”,必将[3]城固守,皆为金城汤池,不可攻也。为君计者,莫若以黄屋朱轮迎范阳令,使驰骛于燕赵之郊,则边城皆将相告曰“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”,必相率而降,犹如阪上走丸也。此臣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。』」徐公再拜,具车马遣通。通遂以此说武臣。武臣以车百乘,骑二百,侯印迎徐公。燕赵闻之,降者三十余城,如通策焉。

注解

[1]典故或见于汉・应劭《风俗通义》佚文。

[2]范阳令:指范阳县令徐公。范阳县,秦时设立,约在今河北省定兴县南四十里。徐公,人名,秦末人,生卒年不详。

[3]婴:围绕。

参考

汉・应劭《风俗通义》佚文

《孙子》云:“金城汤池而无粟者,太公、墨翟,不能守之。”《孙子》有金城汤池之说,后人因此开地为池,以养鱼鳖。

【典故】

“金城”是指城墙非常固,像是用金属建造的,如汉・班固〈西都赋〉:“建金城而万雉,呀周池而成渊。”便以“金城”来形容西汉的首都长安非常坚固。“汤池”则是形容护城河十分渊深难越,有如滚水一般,如汉・鼌错〈论贵粟疏〉:“有石城十仞,汤池百步,带甲百万,而亡粟,弗能守也。”是说虽然有非常险峻宽阔的护城河,如果没有粮食,也无法守城。在所引典源《汉书・卷四五・蒯伍江息夫传・蒯通》中,叙述了一段关于蒯通的故事。蒯通,楚汉时策士,范阳人,本名彻,生卒年不详。韩信用其计定齐地;尝通论战国时说士权变,自序其说,共八十一首,号称隽永。秦末汉初,陈胜起义推翻秦朝政权,大军攻克了许多城池,手下大将武臣已经逼近范阳。这时蒯通前去看范阳县令徐公,说︰“你已经快死了,所以我来吊丧;不过你又可以保住性命,所以我来向你贺喜。”徐公听了莫名其妙,就问他原因,蒯通说︰“你为官时残害了不少无辜的人命,人民都想要杀你,只是害怕刑法,不敢动手。现在天下大乱,律法已经失去威吓的作用,他们还会放过你吗?”徐公听了很害怕,又问︰“那你为什么又说我可以保全性命?”蒯通继续说道︰“武臣听说我有点名气,所以派人来征询我的意见,我现在正要去见他。我打算告诉他︰『如果每城池都要直接攻打,并不是最好的战略,只要按我的方法,就可以不战而胜。』他一定会问我︰『你有什么方法呢?』我就要说︰『以范阳为例,这位县令贪财怕死,早就想要投降了。但是他投降之后,如果你把他杀死,到时各城的官员都会互相传告,说:范阳县令虽然投降,仍然不免一死,那还不如坚守。这样一来,各城都成了金城汤池,难以攻克了。所以我要建议他,赶快用优厚的待遇收买范阳县令,然后要他带文告,到各城去宣扬一番,如此各城必然纷纷投然,不战而胜。』武臣应该会同意我的做法,所以我说你可以免死了。”原文中“必将婴城固守,皆为金城汤池,不可攻也”,便是说各城官员都将会围城坚守,使得各城变成“金城汤池”,难以攻下。另外在汉・应劭《风俗通义》佚文中,有引《孙子》金城汤池之说,不过于《孙子》原书中未见,故置于参考资料。此处“金城汤池”亦是形容城池坚固。“金城汤池”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,被用来形容坚固险阻的城池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汉书・卷四五・蒯伍江息夫传・蒯通》:“则边地之城皆将相告曰『范阳令先降而身死』,必将婴城固守,皆为金城汤池,不可攻也。”(源)
  • 02.汉・应劭《风俗通义》佚文:“《孙子》云:『金城汤池而无粟者,太公、墨翟,不能守之。』《孙子》有金城汤池之说,后人因此开地为池,以养鱼鳖。”
  • 03.《晋书・卷四八・段灼列传》:“人心不和,虽金城汤池,不能守也。”
  • 04.《宋书・卷一四・礼志一》:“由此言之,礼义之固,孰与金城汤池?”
  • 05.《朱子语类・卷第一一○・朱子・论兵》:“兵民得利既多,且耕且战,便是金城汤池。”
  • 06.清・王韬《瓮牖余谈・卷二・纪潮郡逆民事》:“墙垣悉以三合土筑成,隐然若金城汤池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形容坚固险阻的城池。

类别用在“防御坚固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一旦民心思变,纵有金城汤池,亦不足恃。

辩论会上,正反双方论点都十分严密,有如金城汤池,难以找出破绽。

战争最重要的是士气,如果士气低落,即使是金城汤池,也会一败涂地。

“金城汤池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jīn 部首总笔画 8
    ①一种化学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,黄赤色,质软。例如黄~。~子。~笔。②金一类的,具有光泽、延展性,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(汞除外)。例如~属。五~(旧指金银铜铁锡)。合~(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)。~文(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,旧称“钟鼎文”)。③钱。例如现~。基~。挥~如土。④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。例如~革(兵器甲铠的总称,引申指战争)。~声(①钲声;②钟声)。~鼓(锣鼓)。⑤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⑥喻尊贵、贵重、难得、持久、坚固、有光泽等。例如~兰(友情深)。~刚(梵语意译,喻牢固、锐利、能摧毁一切)。~瓯(①盛酒器;②喻疆土完整)。~城汤池。⑦一些动、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。例如~鱼。~乌(太阳)。~龟。~丝猴。⑧中国朝代名。例如~代。⑨姓。
  • 拼音 chéng 部首总笔画 9
    ①围绕都市的高墙。例如~墙。~池。~圈。~郭(“城”指内城墙,“郭”指外城墙)。~楼。~堞(城上的矮墙,亦称“女儿墙”)。~垛。②都市。例如~市。~镇。~府(a.城市及官署;b.喻待人处世的心机,如“胸无~~”)。~邑。~乡。~建。
  • 拼音 tāng,shāng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热水。例如~雪。赴~蹈火。扬~止沸。②煮东西的汁液。例如米~。参( shēn )~。③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。例如鸡~。菜~。清~。④专指温泉(现多用于地名)例如~泉(温泉)。~山(在中国北京市)。⑤中药的剂型。例如~剂。~药。⑥姓。
  • 拼音 chí 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水塘,多指人工挖的。例如~子。水~。~鱼之殃(喻因牵连而受到的灾祸。亦称“池鱼之祸”)。②湖。例如~盐(从咸水湖采取的盐,成分和海盐相同)。③像水池的。例如浴~。花~。乐( yuè )~。舞~。④护城河。例如城~。金城汤~。⑤旧时指剧场中正厅前部。例如~座。⑥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