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:节约;节省;缩:缩减。
省吃俭用;非常节俭。
出处:宋・陆游《秋获歌》:“我愿邻曲谨盖藏,缩衣节食勤耕桑。”
用法:联合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节俭。
例子:本来,有关本业的东西,是无论怎样节衣缩食也应该购买的。(《鲁迅书信集 致赵家璧》)
正音:“节”,读作“jié”,不能读作“jiē”;“食”,读作“shí”,不能读作“sì”。
缩,节省。形容生活节俭。语本《史记・卷一二九・货殖列传・白圭》。
【典源】
《史记・卷一二九・货殖列传・白圭》
白圭,周人也。当魏文侯时,李克务尽地力,而白圭乐观时变,故人弃我取,人取我与。夫岁孰取谷,予之丝漆;茧出取帛絮,予之食。太阴在卯,穰;明岁衰恶。至午,旱;明岁美。至酉,穰;明岁衰恶。至子,大旱;明岁美,有水。至卯,积著率岁倍。欲长钱,取下谷;长石斗,取上种。能[1]饮食,忍嗜欲,节衣服,与[2]同苦乐。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。故曰:“吾治生产,犹伊尹、吕尚之谋,孙吴用兵,商鞅行法是也。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,勇不足以决断,仁不能以取予,彊不能有所守,虽欲学吾术,终不告之矣。”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。白圭其有所试矣,能试有所长,非苟而已也。
[1]薄:不重视。
[2]用事僮仆:办事的家僮和仆役。
【典故】
战国时代的白圭是著名的商人和经济专家,因为擅长经商而名满天下。他最主要的致富理论是“人弃我取,人取我与”,强调经商必须掌握行情和时机。当某种商品因生产过剩而导致低价抛售时,他便大量收购;等到市场缺货,导致高价索求时,他再卖出。除了能看准时机,逢低买入,逢高卖出,很会经商之外,也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。在《史记》中记载著,白圭对于饮食不讲究奢华,十分克制自己的欲望,对于衣服也非常俭朴,总是和奴仆同甘共苦。白圭认为经商不只是追逐财利,还强调商人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学养,像伊尹、姜子牙一样有谋略,像孙武、吴起用兵那样果断,像商鞅执法般严谨。如果不能具备智、勇、仁、强等素质,成为一个通时变、善决断、能取予、有所守的人,在经商一途上难有伟大的成就。后来“节衣缩食”这句成语就从《史记》原文中的“薄饮食,节衣服”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生活非常节俭。
【书证】
- 01.宋・魏了翁〈杜隐君希仲墓志铭〉:“所为文早岁富赡,晚造清遒。试有司弗合,浮湛闾里,节衣缩食,以经理其生。”
- 02.明・黄淳耀〈陈母张孺人六十序〉:“其母张孺人节衣缩食,操执家秉。”
- 03.清・冯桂芬〈赠资政大夫知州衔河南永城县知县吴公暨配丘太夫人合葬墓志铭〉:“(太夫人)性节俭,好施与,恒节衣缩食,以佐亲族之贫者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用来形容生活节俭。
类别用在“节省俭朴”的表述上。
①经过几个月来的节衣缩食,他终于买下早就看中意的手提电脑。
②过惯了节衣缩食的日子,一下子要她奢侈浪费,她怎么能习惯?
③他们夫妻俩多年来节衣缩食,就是为了要买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。
④他挥霍成性,薪水到手,往往不久就花光,所以到了月底就得节衣缩食度日。
⑤她是位单亲母亲,十几年来节衣缩食地度过难关,将几个儿女拉拔长大,非常不容易。
-
节
拼音 jié,jiē 部首 艹 总笔画 5①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。例如竹~。~外生枝。②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。例如关~。两~车厢。③段落,事项。例如~~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~目。④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。例如~气。~令。⑤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。例如~日。⑥礼度。例如礼~。⑦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。例如~奏。~拍。~律。⑧操守。例如~操。晚~。变~。高风亮~(高尚的品德和节操)。⑨省减,限制。例如~省。~制。开源~流。⑩略去,简略。例如~选。~录。⑪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。例如符~。使~。⑫姓。 -
衣
拼音 yī 部首 衣 总笔画 6①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。例如~服。~着( zhuó )。~冠。~架。~锦还( huān )乡。②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。例如炮~。糖~。肠~。③姓。 -
缩
拼音 suō,sù 部首 纟 总笔画 14①向后退,往回收。例如退~。畏~。~手(喻不敢再做下去)。~手~脚(喻做事顾虑多,不大胆)。②由大变小,由长变短。例如收~。伸~。压~。~减。~小。~编。~微(指利用照相技术等把文字图像缩成极小的胶卷复制品)。③捆束:“~版以载”。④直,理直:“自反而~,虽千万人,吾往矣”。⑤滤酒去渣。例如~酒。 -
食
拼音 shí,sì,yì 部首 食 总笔画 9①吃。例如~肉。~欲。②吃的东西。例如~品。粮~。零~。丰衣足~。③俸禄:“君子谋道不谋~”。④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。例如日~。月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