彊弩之末的意思
彊弩之末的详细解释
即“强弩之末”。见“强弩之末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强弩之末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据《史记・卷一○八・韩长孺列传》载:在中国汉代,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时时侵扰边境,一直是朝廷最为担忧的强大外患。西汉武帝时,匈奴派人到汉朝来议和,朝中大臣王恢因为曾多次在边境为官,深知匈奴的反复无常,所以反对议和。主张用兵。而当时朝中另一大臣韩安国却赞成议和,他认为汉朝军队若要讨伐匈奴,必须长途跋涉,一旦经过长距离的远征,无论是多么威武勇猛的军队,必定已是人困马乏。就像是从强弩射出的箭,一旦到射程尽头就毫无力道,连极为细薄的绢丝都无法穿透;也像是强劲的风势到结尾时,连一根羽毛都无法吹动。若以如此军力去对抗以逸待劳的匈奴,没有任何胜算。朝中其他大臣听了韩安国的一番论述,都纷纷附和,于是汉武帝便与匈奴结下了友好之盟。后来“强弩之末”这句成语,就从《史记》文中“彊弩之极,矢不能穿鲁缟”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原本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,不能再发挥效用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汉书・卷五二・窦田灌韩传・韩安国》:“安国曰: 『……且臣闻之,冲风之衰,不能起毛羽;彊弩之末,力不能入鲁缟。』”
- 02.明・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四:“七言古诗,唯杜子美不失初唐气格,而纵横有之。太白纵横,往往彊弩之末,间杂长语,英雄欺人耳。”
“彊弩之末”单字拆分
-
彊
拼音 qiáng,qiǎng,jiàng 部首 弓 总笔画 16◎同“强”。 -
弩
拼音 nǔ 部首 弓 总笔画 8◎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,泛指弓。例如~弓。~机。~手(弓手)。~箭。~炮(发射石块的弩机)。 -
之
拼音 zhī 部首 丶 总笔画 3①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例如赤子~心。②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例如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④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例如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⑤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⑥虚用,无所指。例如久而久~。⑦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 -
末
拼音 mò 部首 一 总笔画 5①尖端,梢。例如~梢。~端。秋毫之~(毫毛尖端)。②最后,终了。例如~了( liǎo )。~尾。~日。~代。穷途~路。③非根本的,次要的,差一等的。例如~业。~技。舍本逐~。④碎屑。例如~子。碎~。⑤传统戏剧角色名,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。例如正~。副~。外~。~本(以男角主唱的杂剧)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