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层云外的意思
九层云外的详细解释
即“九霄云外”。见“九霄云外”条。
【典故】
此处所列为“九霄云外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九霄云外”原作“九层云外”。刘禹锡,字梦得,唐代著名诗人。晚年任太子宾客,世称“刘宾客”。他的诗精炼含蓄,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。与同时的另一诗人白居易为知交好友,两人诗名相若,〈同乐天登栖灵寺塔〉即二人共同登临栖灵寺塔时刘禹锡所赋之诗。栖灵寺塔位于扬州,兴建于隋代,塔高九层,气势宏伟非凡,刘、白二人相携缓步,不经意间就抵达了顶端。由于栖灵寺塔极为高耸,在塔顶倚栏观景,觉得自身处于层层白云之上,仿佛快要到达天庭。于是两人不禁纵声笑语,让地面上众多游人都抬头向上探看。此诗以“九层云外倚阑干”具体陈述了在栖灵寺塔顶端凭栏远眺,神思悠远,心旷神怡的情境。后来“九霄云外”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天上无限高远的地方。出现“九霄云外”的书证如元・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二折:“太子也,你在这七宝盒中,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。”
【书证】
- 01.唐・刘禹锡〈同乐天登栖灵寺塔〉诗:“步步相携不觉难,九层云外倚阑干。”(源)
“九层云外”单字拆分
-
层
拼音 céng 部首 尸 总笔画 7①重( chóng )例如~云。~峰。~浪。~叠。②重复地。例如~出不穷。③级。例如~次。阶~。上~。④量词(a。用于重叠、积累的东西,如“五~楼”;b。用于可以分项分步的东西,如“还有一~顾虑”;c。用于可从物体表面揭开或抹去的东西,如“一~薄膜”)。 -
云
拼音 yún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说话,引文。例如人~亦~。子曰诗~。~~(如此,这样;引用文句或谈话时,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)。②文言助词,句首句中句末都用。例如~谁之思?岁~暮矣,着记时也~。③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,成团地在空中飘浮。例如行~流水。~蒸霞蔚。④指中国“云南省”例如~腿(云南省出产的火腿)。⑤通“芸”。众多。⑥通“纭”。纷纭。 -
外
拼音 wài 部首 夕 总笔画 5①与“内”、“里”相对。例如~边。~因。里应( yìng )~合。~行( háng )。②不是自己这方面的。例如~国。~路(同“外地”)。~族。~省。~星人。③指“外国”例如~域。~宾。~商。④称母亲、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。例如~公。~婆。~甥。⑤称岳父母。例如~父。~姑(岳母)。⑥称丈夫。例如~子(亦指非婚生之子)。⑦关系疏远的。例如~人。⑧对正式的而言,指非正式的。例如~号(绰号)。~史(指正史以外的野史、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)。~传( zhuàn )。⑨传统戏剧角色名。例如~旦。~末。~净。
常用导航
按组合查询
按结构查询
按分类查询
最新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