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:语气助词。
谷:比喻困难处境。
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。
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桑柔》:“人亦有言,进退维谷。”
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形容进退两难。
例子: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进退维谷的苦闷。(离沫若《革命春秋・创造十年》)
正音:“维”,读作“wéi”,不能读作“wēi”。
辨形:“维”,不能写作“唯”。
辨析:见“进退两难”(524)。
谜语: 困稻田之中 (谜底:进退维谷)
形容前进后退都无路可走的困窘处境。语出《诗经・大雅・桑柔》△“进退两难”
【典源】
《诗经・大雅・桑柔》
瞻彼中林,[1]其鹿。朋友已[2],[3]。人亦有言:“进退[4][5]。”
[1]甡甡:音shēn,同“莘莘”,众多并行的样子。
[2]谮:音zèn,毁谤,诬陷。
[3]不胥以谷:不能相勉于善。胥,音xū,互相。谷,音gǔ,善。
[4]维:语助词。
[5]谷:穷。比喻处境困窘。
【典故】
《诗经》是最早的诗歌总集,采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歌谣作品和宗庙乐章,非一时一地一人所作,共三百零五篇,分为风、雅、颂三大类。“雅”有严正、高贵的意思,所以雅乐亦即正乐,有别于民间歌谣。大雅是用于朝会的乐歌,小雅则是用于宴飨的乐歌。〈桑柔〉一诗相传是周大夫芮伯所作,指责周厉王亲近小人,施行暴政,以至于是非颠倒,民风败坏,招来外侮,祸国殃民。本段乃作者自伤其处境之语,他感叹的说道:“看啊!那树林里的鹿群,是多么的友爱而快乐。我却不然,朋友之间,不仅无法相勉为善,还互相猜忌。人们不是常说『前后都无路可走』,我现在就是这样的处境啊!”后来“进退维谷”被用来形容前进后退都无路可走的处境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诗经・大雅・桑柔》:“瞻彼中林,甡甡其鹿。朋友已谮,不胥以谷。人亦有言:『进退维谷。』”(源)
- 02.《聊斋志异・卷九・刘夫人》:“实告公子:某慕姓。今夕此来,将送舍妹于薛官人,至此方知无益。进退维谷之际,适逢公子,宁非数乎!”
- 03.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一五回:“近日来信息不通,弟等进退维谷。或住或行,速乞仁兄方略!手内分文也无,仍乞仁兄留意!”
- 04.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二回:“这两桩事,你自己是以为大错,我倒可原谅你。……当那进退维谷的时候,便是个练达老成人,也只得如此,何况于你?”
【用法】
语义形容前进后退都无路可走的处境。
类别用在“陷入困境”的表述上。
①夹在妻子和母亲中间,他常是进退维谷,痛苦不堪。
②前有断崖,后有追兵,我军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。
③我现在的处境犹如陷入泥淖中,进退维谷,非常狼狈。
④夹在长官与老师之间,他可真是左右为难,进退维谷。
⑤走到半路,没油了;这里前不见村,后不著店,真是进退维谷。
⑥他都把结婚喜帖发出去了,新娘才说不想结婚。弄得他进退维谷,不知如何是好。
⑦为了处理垃圾,盖焚化厂,却遭到附近居民强烈的反对,地方政府进退维谷,十分困扰。
-
进
拼音 jìn 部首 辶 总笔画 7①向前或向上移动、发展,与“退”相对。例如前~。上~。推~。跃~。~退。~取。~击。~驻。~行( xíng )。~而。②入,往里去。例如~见。~谒。~谗。③吃,喝。例如~食。~餐。滴水未~。④收入或买入。例如~账。~货。日~斗金。⑤奉上,呈上。例如~言。~奉。~献。⑥旧式房院层次,这所宅子是两~院。 -
退
拼音 tuì 部首 辶 总笔画 9①向后移动,与“进”相对。例如~步。~路。~却。~让。倒~。②离开,辞去。例如~席。~伍。~职。~休。引~。③送还,不接受,撤销。例如~还。④脱落。例如~色。~毛。减~。⑤和柔的样子。例如~然。⑥迟缓,畏缩:“求也~”。 -
维
拼音 wéi 部首 纟 总笔画 11①系,连结。例如~系。~絷。②保持。例如~持。~护。~修。~生素。③纲。例如纲~(总纲,亦指法度)。④数学名词,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,通常的空间有“三维”,平面是“二维”,直线只有“一维”。⑤思考。例如思~(亦作“思惟”)。⑥以,因为:“~子之故,使我不能餐兮”。⑦文言助词,用于句首或句中。例如~新。~妙~肖。⑧姓。 -
谷
拼音 gǔ 部首 谷 总笔画 7①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,或指两山之间。例如山~。河~。②喻困境。例如进退维~(进退两难)。③庄稼和粮食的总称。例如五~。百~。④粟的别称,亦指稻的子实。例如~物。~米。稻~。⑤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