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击其不意的解释

击其不意

jī qí bù yì

ㄐㄧ ㄑㄧˊ ㄅㄨˋ ㄧˋ

擊其不意

攻其不备

击其不意的意思

在敌人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进行攻击。

出处《孙子・虚实》:“行千里而不劳者,行于无人之地也。”三国・魏・曹操注:“出空击虚,避其所守,击其不意。”
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等。

例子是时,世宗新即位,以谓旻幸周有大丧,而天子新立,必不能出兵,宜自将以击其不意。《新五代史·东汉世家·刘旻》

击其不意的详细解释

击,攻击。“击其不意”犹“出其不意”。见“出其不意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出其不意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孙武是春秋时吴国大将,擅用兵法,助吴王阖闾成为霸主。他著有一本兵书,分析战争形势,探讨军事作战策略,即为著名的《孙子兵法》。该书〈计篇〉中有一段在讨论用兵的要点,先直接点出用兵是项诡诈的行动,能打要装作不能打,能用要装作不能用;在近处要假装离得很远,在远处也要装作很近;对喜欢利益的敌人就去利诱他,对处于混乱的敌人就征服他;对有实力的敌人要有所防备,对强大的敌人要避而远之;容易被激怒的敌人就去挑衅他,卑视我方的敌人就让他们更自大;而对准备充分的敌人要使其疲劳,对内部和睦的敌人要设法离间他们。总之,就是要趁著敌人松懈、没有防备之时攻击,趁他们意想不到的时候出兵。兵法的奥妙,就是要应变制宜、看机行事,这是无法事先规定的。后来“出其不意”就被用来指趁人不备,出乎对方意料之外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新五代史・卷七○・十国世家・东汉世家》:“而天子新立,必不能出兵,宜自将以击其不意。”
“击其不意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5
    ①敲打,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。例如~打。~鼓。~中( zhòng )。~破。~毙。~水(a。拍打水面;b。指游泳)。旁敲侧~。②攻打。例如~败。~毁。打~。声东~西。③碰,接触。例如撞~。目~。肩摩毂( gǔ )~(亦作“摩肩击毂”)。
  • 拼音 qí,jī 部首总笔画 8
    ①第三人物代词,相当于“他(她)”、“他们(她们)”、“它(它们)”;“他(她)的”、“他们(她们)的”、“它(们)的”例如各得~所。莫名~妙。三缄~口。独行~是。自食~果。②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那”、“那个”、“那些”例如~他。~余。~次。文如~人。名副~实。言过~实。③那里面的。例如~中。只知~一,不知~二。④连词,相当于“如果”、“假使”:“~如是,熟能御之?”⑤助词,表示揣测、反诘、命令、劝勉:“~如土石何?”⑥词尾,在副词后。例如极~快乐。大概~。
  • 拼音 bù,fǒu 部首总笔画 4
    ①副词。②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例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③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例如~,我不知道。④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例如他现在身体好~?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13
    ①心思。例如~思。~见。~义。~味。~念。~志(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)。注~。同~。~在笔先。~在言外。②心愿,愿望。例如~愿。愿~。~向。~图。~皆。好~。“醉翁之~不在酒”。③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。例如春~。诗~。惬~。情~。~境。④料想,猜想。例如~料。~想。~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