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:惊动;动:震撼。
惊动上天;震动大地。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。
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李白墓》诗:“可怜荒垅穷泉骨,曾有惊天动地文。”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例子: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觉轰轰烈烈,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,功垂竹帛,世享荣华。(清・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一回)
辨形:“动”,不能写作“恸”。
辨析:“惊天动地”和“震天动地”;都含有“震天动地”的意思;有时可通用。不同在于“惊”和“震”含义不一样。同样形容声音极大;“惊天动地”含有“心灵为之震动;天地为之惊动”之意;“震天动地”没有。
歇后语: 1. 雷公动怒 —— 惊天动地
2. 半天云里响炸雷 —— 惊天动地
谜语: 宇宙火箭上太空 (谜底:惊天动地)
故事: 人格最高、能力最强的人做事时应该声势浩大、远近闻名。一个有高尚道德、崇高理想和本领高强的人应该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。明朝郎瑛在《七修类稿》中阐述:“御史初至则曰惊天动地,过几月则曰错天黑地;去时则曰寞天寂地。”
形容声音很大。#语本汉・司马相如〈天子游猎赋〉。后用“惊天动地”形容声势惊人。△“震天骇地”
【典源】
#汉・司马相如〈天子游猎赋〉(据《史记・卷一一七・司马相如列传》引)
于是乎背秋涉冬,天子校猎。乘镂象,六玉虬,拖蜺旌,靡云旗,前皮轩,后道游;孙叔奉辔,卫公骖乘,扈从横行,出乎四校之中。[1][2],纵[3]者,江河为[4],泰山为[5],车骑雷起,[6],先后[7],离散别追,[8],缘陵流泽,云布雨施。
[1]鼓:击鼓。
[2]严簿:守卫森严的侍卫。簿,卤簿,古代皇帝出行时的仪从和警卫。
[3]獠:音liáo,夜间打猎。
[4]阹:音qū,依傍山谷围捕禽兽。
[5]橹:城上供防御而无顶盖的瞭望楼。
[6]隐天动地:形容声音很大。隐天,遮蔽天,形容大的样子。
[7]陆离:分散。
[8]淫淫裔裔:络绎行进的样子。
另可参考:汉・司马相如〈天子游猎赋〉(据《汉书・卷五七・司马相如传上》引)
【典故】
“惊天动地”原作“隐天动地”。汉朝司马相如,字长卿,蜀郡成都人。他的赋,词藻瑰丽,气韵排宕,为汉赋辞宗,影响当代及后世甚钜。司马相如以〈子虚赋〉得到武帝的赏识。在见到武帝之后,他又写了一篇〈天子游猎赋〉,也就是〈上林赋〉,献给武帝,文中藉子虚、乌有先生、亡是公三个假想人物的对话,大肆铺陈汉朝“上林苑”的壮丽,以及天子游猎的盛况,文章最后对天子贪恋游猎,荒废政务,提出讽谏。典源所收的内容节录自〈天子游猎赋〉,大意是说:秋冬交会时节,皇上乘坐华丽的车子,率领官员、随从出外校猎。他命令随身护卫他的侍卫击鼓,让猎人出击,以江河作为围挡野兽的栅栏,大山当作是瞭望楼,一时间车马奔驰,像忽然响起的雷声,声音很大,足以遮天动地。猎人分散四处,各自追逐自己中意的猎物,沿著山陵,顺著沼泽行进,人数多到像天上密布的云、倾注的大雨。后来“惊天动地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声势惊人。
【书证】
- 01.唐・白居易〈李白墓〉诗:“可怜荒垄穷泉骨,曾有惊天动地文。”
- 02.元・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・卷一九・阑驾上书》:“奉使来时,惊天动地;奉使去时,乌天黑地。”
- 03.元・无名氏《博望烧屯》第二折:“火炮响惊天动地,施谋略巧计安排。”
- 04.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六回:“金莲怪道:『囚根子!諕的鬼也似的。我说甚么勾当来,恁惊天动地的,原来为那奴才淫妇。』”
- 05.《红楼梦》第一○六回:“余者丫头们看得伤心,也便陪哭。竟无人解慰,满屋中哭声惊天动地。将外头上夜婆子吓慌,急报于贾政知道。”
- 06.《三侠五义》第一一一回:“想白五兄生平作了多少惊天动地之事,谁人不知,那个不晓!”
- 07.《老残游记》第一五回:“有个惊天动地的案子,其中关系著无限的人命。”
- 08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一回:“我只插戴了这一点捞什子,还觉著怪寒尘的。谁知你倒那么惊天动地起来!”
【用法】
㈠
语义形容声音很大。
类别用在“声音巨大”的表述上。
①蛙人部队操练时,吼声惊天动地,气壮山河。
②连续惊天动地的砲击后,我军展开全面攻击。
③这几声春雷打得真是惊天动地,果然有点惊蛰的味道。
㈡
语义形容声势惊人。
类别用在“盛大惊人”的表述上。
①台风夜碰上大地震,真是惊天动地。
②男儿立志出乡关,不立惊天动地的大事业,我绝不还乡。
③眼看土石流把整座村子都吞没了,声势之大,真是惊天动地!
④自从公司经营权易手后,整个人事布局有了惊天动地地大变化。
-
惊
拼音 jīng 部首 忄 总笔画 11①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。例如~车。~群。马~车败。②害怕,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。例如~恐。~骇。~愕。~惶。~诧。~遽。~厥。~悟。~心动魄。~惶失措。~世骇俗(言行出奇,使世人惊恐)。③震动。例如~动。~扰。~堂木。打草~蛇。④出人意料的。例如~喜。 -
天
拼音 tiān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在地面以上的高空。例如~空。~际。~罡(北斗星)。~渊(上天和深渊,喻差别大)。~马行空(喻气势豪放,不受拘束)。②在上面。例如~头(书页上面的空白)。③气候。例如~气。~冷。④季节,时节。例如冬~。⑤日,一昼夜,或专指昼间。例如今~。⑥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。例如~上。~宫。⑦自然界。例如~堑。~时。~籁(自然界的声音,如风声、鸟声、流水声)。⑧〔~干( gān )〕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,有“天干”和“地支”两类,天干共十字。例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,亦称“十干”。⑨自然的、生成的。例如~然。~性。~职(应尽的职责)。~才(①卓绝的创造力、想象力,突出的聪明智慧;②有这种才能的人)。~伦之乐。 -
动
拼音 dòng 部首 力 总笔画 6①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,与“静”相对。例如变~。波~。浮~。振~(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,不断作往复运动。亦称“振荡”)。震~(①颤动或使颤动,如“门窗~~了一下”;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,如“~~全国”)。②使开始发生。例如发~。③使用。例如~用。~武。~问(客套话,请问)。④使起作用或变化,使感情起变化。例如感~。~人心弦。娓娓~听。~容。⑤吃(多用于否定式)例如这几天不~荤腥。⑥非静止的。例如~画。⑦可变的。例如~产。⑧行为。例如举~。~作。⑨常常。例如~辄得咎。 -
地
拼音 dì,de 部首 土 总笔画 6①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。例如~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~心说。②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。例如~质。~壳。③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。例如陆~。~下。④地球表面的土壤。例如土~。田~。~政。~主。⑤地球上的一个区域。例如~区。此~。⑥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。例如~板。~毯。⑦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。例如~点。目的~。⑧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。例如易~以处。⑨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。例如见~。境~。心~。⑩底子。例如质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