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鸿鹄之志的解释
hóng zhī zhì

鸿鹄之志

hóng hú zhī zhì

ㄏㄨㄥˊ ㄏㄨˊ ㄓ ㄓˋ

鴻鵠之志

凌云之志 壮志凌云 胸怀大志 雄心壮志

无所事事 碌碌无为 胸无大志

鸿鹄之志的意思

鸿鹄:天鹅。
天鹅所有的志向。比喻远大志向。

出处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陈涉世家》:“嗟乎!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”

用法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

例子大丈夫仗鸿鹄之志,据英杰之才。(元・郑德辉《王粲登楼》第一折)

正音“鹄”,读作“hú”,不能读作“gǔ”。

辨形“鸿鹄”,不能写作“洪湖”。

谜语 二鸟志 (谜底:鸿鹄之志)

故事 秦朝末年,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阳城雇农陈胜在劳作休息时说:“各位兄弟,将来富贵了不能相互忘记。”其他雇农笑他无知。陈胜叹气道:“燕子与麻雀是不可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的。”

鸿鹄之志的详细解释

鸿鹄,即天鹅,秋天南飞避寒,一飞千里。“鸿鹄之志”言像鸿鹄一举千里般的壮志,比喻志向远大。语出《吕氏春秋・士容论》。

【典源】

《吕氏春秋・士容论》[1]

齐有善[2]者,其邻[3]以买取鼠之狗,[4]乃得之,曰:“是良狗也。”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,以告相者,相者曰:“此良狗也。其志在獐麋豕鹿,不在鼠;欲其取鼠也,则[5]之。”其邻桎其后足,狗乃取鼠。夫[6]之气,鸿鹄之志,有[7]乎人心者诚也。人亦然。诚有之则神应乎人矣,言岂足以谕之哉?此谓不言之言也。

注解

[1]典故或见于《史记・卷四八・陈涉世家》。

[2]相狗:观察品评狗的优劣。相,音xiàng,视。

[3]假:请、托。

[4]期年:一周年。期,音,周期。

[5]桎:音zhì,束缚。

[6]骥骜:皆千里马名。骜,音áo

[7]谕:表明,印证。

【典故】

鸿鹄之志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人有像鸿鹄一举千里的远大志向。《吕氏春秋・士容论》记载:齐国有一个人很会相狗,他邻居托他买一只能捕鼠的狗,过了一年才买到。他告诉邻居说:“这是一条好狗。”邻居养了几年,那狗却不捕鼠,他就告诉相狗的人。那人对他说:“这是一条好狗,牠的志向在追逐獐麋豕鹿,而不在捕鼠;你把牠的脚绑起来,牠就会开始捕鼠了。”邻人就把狗的后脚绑著,狗果然捕鼠了。骥骜的气势,鸿鹄的大志,有可以印证人心的,就是精诚,有了精诚之心,自然神人相应,那是不能用言语说明的。后来“鸿鹄之志”被用来比喻志向远大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吕氏春秋・士容论》:“其邻桎其后足,狗乃取鼠。夫骥骜之气,鸿鹄之志,有谕乎人心者、诚也。”(源)
  • 02.《史记・卷四八・陈涉世家》:“陈涉太息曰:『嗟乎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』”
  • 03.《晋书・卷四二・王濬列传》:“濬曰:『陈胜有言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。』”
  • 04.《南史・卷六一・陈伯之等列传》:“论曰:『……庆之初同鷰雀之游,终怀鸿鹄之志,及乎一见任委,长驱伊、洛。』”
  • 05.《隋书・卷六四・李圆通等列传》:“史臣曰:『……圆通、护儿之辈,定和、铁杖之伦,皆一时之壮士,困于贫贱。当其郁抑未遇,亦安知其有鸿鹄之志哉!』”
  • 06.元・郑光祖《王粲登楼》第一折:“大丈夫仗鸿鹄之志,据英杰之才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比喻志向远大。

类别用在“志向远大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一个人要先立鸿鹄之志,将来才能建烜赫之功。

那些鼠目寸光的人,怎么能了解我的鸿鹄之志

你空有鸿鹄之志,却不肯努力求学,如何能够实现呢?

他虽然家境贫困,却从小立下鸿鹄之志,发誓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。

既然立下鸿鹄之志,就该脚踏实地,奋发努力,否则只是好高骛远而已。

“鸿鹄之志”单字拆分
  • 鸿

    拼音 hóng 部首总笔画 11
    ①大雁。例如~雁。~毛。雪泥~爪(喻往事遗留的痕迹)。②大。例如~博。~图。~沟。~儒。~福。~运。~烈。③指书信。例如来~。④姓。
  • 拼音 gǔ,hú 部首总笔画 12
    ◎射箭的靶子。例如~的。
  • 拼音 zhī 部首总笔画 3
    ①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例如赤子~心。②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例如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④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例如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⑤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⑥虚用,无所指。例如久而久~。⑦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  • 拼音 zhì 部首总笔画 7
    ①意向。例如~愿。~气。~趣(志向和兴趣)。~士(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)。~学。②记在心里。例如~喜。~哀。永~不忘。③记载的文字。例如杂~。~怪(记载怪异的事)。④记号。例如标~。⑤〈方〉称轻重,量长短、多少。例如~子。用碗~~。⑥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