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:怀藏;才:才干;才能;遇:指受到礼遇。
身怀才学却没有碰到赏识和重用他的人;没有施展的机会。
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:“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,一个个出身通显,享用爵禄,偏则自家怀才不遇。”
用法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人郁郁不得志。
例子:高曾祖考,俱是怀才不遇的秀才。(清・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)
正音:“不”,可以读作“bú”。
辨形:“遇”,不能写作“迂”。
歇后语: 诸葛亮住茅庐 —— 怀才不遇
谜语: 诸葛亮住茅庐 (谜底:怀才不遇)
怀有才能却际遇不佳,不受重用。※语或出《喻世明言・卷五・穷马周遭际卖𫗰媪》。△“英雄无用武之地”
【典源】
※《喻世明言・卷五・穷马周遭际卖𫗰媪》
话说大唐贞观改元,太宗皇帝仁明有道,信用贤臣。文有十八学士,武有十八路总管。真个是:鸳班济济,鹭序彬彬。凡天下有才有智之人,无不举荐在位,尽其抱负,所以天下太平,万民安乐。就中单表一人,姓马名周,表字宾王,博州茌平人氏。父母双亡,一贫如洗;年过三旬,尚未娶妻,单单只剩一身。自幼精通书史,广有学问,志气谋略,件件过人。只为孤贫无援,没有人荐拔他,分明是一条神龙困于泥淖之中,飞腾不得。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,一个个出身通显,享用[1],偏则自家怀才不遇,每日郁郁自叹道:“时也,运也,命也。”一生挣得一副好酒量,闷来时只是饮酒,尽醉方休。
[1]爵禄:爵位与俸禄。
【典故】
“怀才不遇”是指怀抱才能,却不能遇到赏识的人或施展才能的时机。《喻世明言・卷五・穷马周遭际卖𫗰媪》中,叙述一个名叫马周的读书人,才学志气都远胜他人,可惜孤贫无援,所以眼看著才能不如他的人个个都飞黄腾达,只有他“怀才不遇”,经常藉酒浇愁。后来“怀才不遇”就用来形容怀有才能却际遇不佳,不受重用。
【书证】
- 01.元・刘将孙〈题古心先生墨迹后〉:“西林高抗绝俗之韵,古心浩荡怜才之心。千载之下,怀才不遇者,尚可凄然而自慰也。”
- 02.《喻世明言・卷五・穷马周遭际卖𫗰媪》:“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,一个个出身通显,享用爵禄,偏则自家怀才不遇。”(源)
- 03.清・俞达《青楼梦・题纲》:“言当世滔滔,斯人谁与?竟使一介寒儒,怀才不遇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怀有才能却际遇不佳,不受重用。
类别用在“有才难施”的表述上。
①他一生怀才不遇,最后抑郁以终。
②他用诗歌来抒发他怀才不遇的感慨。
③只有追求自我成就,人生才不会有怀才不遇之叹!
④他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,空有一身本领而无法发挥。
⑤他虽然怀才不遇,但并没有因此而气馁,放弃自己。
⑥许多成功人士,年轻时都曾经有过一段怀才不遇的岁月。
⑦在这次的聚会上,可以看到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发泄满腹牢骚。
⑧他在学术界怀才不遇,转换跑道之后,竟在媒体的领域里呼风唤雨。
⑨老王虽然很有才干,却在课长的位置上一待十几年,真是怀才不遇。
⑩小明在美国怀才不遇的遗憾,在返回台湾后即一扫而空,成为各大企业的抢手人物。
【辨识】
同义“怀才不遇”及“英雄无用武之地”都有无法施展才能及本领的意思。
异义“怀才不遇”多用于强调不得志,境遇不佳,空有才能而无处施展;“英雄无用武之地”则多用于强调受制于环境等其他因素,而不能放手施展本领。
怀才不遇 | 英雄无用武之地 | 例句 |
---|---|---|
✅ | ✅ | 他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,空有一身本领而无法发挥。 |
❌ | ✅ | 在拥挤的大都市里,跑车可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。 |
-
怀
拼音 huái 部首 忄 总笔画 7①思念,想念。例如~念。~旧。~乡。~古。缅~。②包藏。例如~胎。心~鬼胎。胸~壮志。~瑾握瑜。~才不遇。③胸前。例如~抱。抱在~里。④心意。例如心~。胸~。正中( zhòng )下~。耿耿于~。⑤安抚。例如~柔。⑥归向,使降顺:“~敌附远,何招而不至?” -
才
拼音 cái 部首 一 总笔画 3①能力。例如~能。口~。这人很有~干。②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。例如干( gàn )~。奇~。奴~。蠢~。③副词。①方,始:昨天~来。现在~懂得这个道理。②仅仅:~用了两元。来了~十天。 -
不
拼音 bù,fǒu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副词。②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例如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③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例如~,我不知道。④用在句末表疑问。例如他现在身体好~? -
遇
拼音 yù 部首 辶 总笔画 12①相逢,会面,碰到。例如~到。~见。~事。奇~。遭~。境~。②机会。例如机~。际~。知~。③对待,款待。例如待~。冷~。④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