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跟;走过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;免得有偷瓜、偷李子的嫌疑。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。
出处:晋・干宝《搜神记》第15卷:“惧获瓜田李下之讥。”
用法:联合式;作主语、定语;同瓜李之嫌。
例子:只要自己行得正,就是在瓜田李下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。
正音:“瓜”,读作“guā”,不能读作“zhuǎ”。
辨形:“瓜”,不能写作“爪”。
谜语: 孤 (谜底:瓜田李下)
故事: 北齐时期,学识渊博的袁聿修做了博陵太守,他为官清廉,公私分明,不收取别人的钱物。有一次他去外地考察,路过兖州。老朋友兖州刺史邢邵拿出一匹当地生产的白色丝绸送他,他以考察地方官员注意瓜田李下之嫌婉拒朋友的好意。
在瓜田里不弯身穿鞋,在李树下不举手整理帽子。语本无名氏〈君子行〉。后用“瓜田李下”比喻容易引起怀疑的场合。
【典源】
无名氏〈君子行〉(据《乐府诗集・卷三二・相和歌辞七》引)
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瓜田不[1],李下不[2]。嫂叔不亲授,长幼不比肩。劳谦得其柄,和光甚独难。周公下白屋,吐哺不及餐。一沐三握发,后世称圣贤。
[1]纳履:穿鞋,指弯腰做穿鞋或整理的动作。履,鞋子。
[2]正冠:扶正帽子。指伸手整理帽子。冠,音guān,帽子。
【典故】
“瓜田李下”是一句很常见的成语,经常是以“瓜田李下之嫌”的型态出现,可见这句成语和“嫌疑”很有关系。在《乐府诗集・卷三二・相和歌辞七》中收录了一首〈君子行〉,这首诗就是在告诉世人君子当有的举止行为,所以开头几句就说了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意思就是说:君子为人要光明磊落,因此要尽量避开一些会引起别人猜疑的举止。这种举止就像走经瓜田,如果弯腰去整理鞋子,就难免会让人怀疑:是否在借此来掩饰偷摘瓜果的行为呢?同样的,走到李子树下,如果举手来整理头上的帽子,难免会让人起疑:是否在借此而偷采树上李子呢?如果我们走经瓜田不纳履,来到李树下,不正冠,自然就不会引人猜疑了。后来就从这首诗演绎出“瓜田李下”这句成语,成为“惹人嫌疑”的代称。
【书证】
- 01.晋・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一五:“遇日暮,惧获瓜田李下之讥。望君之容,必是贤者,是以停留,依凭左右。”
- 02.《北齐书・卷四二・袁聿修列传》:“今日仰过,有异常行,瓜田李下,古人所慎,多言可畏,譬之防川,愿得此心,不贻厚责。”
- 03.《三侠五义》第五二回:“我家中并无多余的房屋,而且又无仆妇丫鬟,使怨女旷夫未免有瓜田李下之嫌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比喻容易引起怀疑的场合。
类别用在“遭受质疑”的表述上。
①考试时东张西望,就难免有瓜田李下的作弊嫌疑。
②我处事光明磊落,为所当为,无惧瓜田李下之嫌。
③这次弊案,凡有瓜田李下之嫌的人,都被警方传讯了。
④她做事十分谨慎,绝不让自己处于瓜田李下的情况中。
⑤这事本与我无关,只因瓜田李下,招惹了许多闲言闲语。
⑥为了避免瓜田李下惹是非,经理从不单独与女同事出游。
⑦他是真心诚意在帮助寡嫂的,你们真不应该瓜田李下乱怀疑。
⑧他曾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,所以警方认为他难脱瓜田李下之嫌。
⑨自从先生过世后,为了避免瓜田李下,好交际的她深居简出,谨言慎行。
-
瓜
拼音 guā 部首 瓜 总笔画 5◎蔓生植物,属葫芦科,果实可食。例如西~。冬~。~蒂。~分(像切瓜一样分割,如“~~天下”)。~葛。~代。~李(指嫌疑的境地)。~子儿。 -
田
拼音 tián 部首 田 总笔画 5①种植农作物的土地。例如~野。耕~。②和农业有关的。例如~家。~园。③古同“畋”,打猎。④古同“佃”,耕作。⑤姓。 -
李
拼音 lǐ 部首 木 总笔画 7①落叶小乔木,果实称“李子”,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,可食。例如~代桃僵(原用“桃”“李”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,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)。投桃报~。~下不正冠(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)。桃~不言,下自成蹊(喻为人只要忠诚、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)。②姓。③通“理”。(①古代狱官,法官。②道理,规律。③惩治。④星名。) -
下
拼音 xià 部首 一 总笔画 3①位置在低处的,与“上”相对。例如~层。~款。②等级低的。例如~级。~品。~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~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,常与“阳春白雪”对举)。③方面,方位。例如两~都同意。④次序或时间在后的。例如~卷。~次。~限。⑤由高处往低处,降落。例如~山。~车。~马。~达。⑥使降落。例如~半旗。~棋。⑦进入。例如~海。⑧投送。例如~书。⑨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。例如~班。~课。⑩谦辞。例如在~。~官。⑪颁布。例如~令。⑫攻克。例如攻~。⑬卸掉。例如~货。把他的枪~了。⑭用,投入精力。例如~工夫。⑮退让。例如争执不~。⑯做出判断。例如~结论。⑰量词,指动作次数。例如打三~。⑱用在名词后边(❶表示在里面,如“心~”、“言~”;❷表示当某个时节,如“节~”、“年~”)。⑲用在动词后边(❶表示关系,如“教导~”、“培养~”;❷表示完成或结果,如“打~基础”;❸与“来”、“去”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,如“走~去”、“停~来”)。⑳少于。例如不~二百人。㉑动物生产。例如鸡~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