姑:姑且;妄:随便。
姑且随便说说;不一定有什么道理。多用做自谦之辞。
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齐物论》:“予尝为女妄言之,女以妄听之。”
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与姑妄听之连用。
例子:这不过姑妄言之罢了,哪一个能办这件事?(《九命奇冤》第二十九回)
辨形:“妄”,不能写作“忘”。
故事: 宋代文学家苏轼早年在杭州做官,因写诗讽刺朝政,得罪了皇帝,被贬到黄州。晚年又再次被贬到海南儋州。苏轼到儋州后,因偏远荒凉,常读书写作,邀请朋友“姑妄言之”讲笑话,晚年写笑话集《艾子》。
姑且随便说说,表示说的不一定是正确的话。语本《庄子・齐物论》。△“姑妄听之”
【典源】
《庄子・齐物论》
予尝为[1]妄言之,女以妄听之。奚旁日月,挟宇宙?为其吻合,置其滑涽,以隶相尊。众人役役,圣人愚芚,参万岁而一成纯。万物尽然,而以是相蕴。
[1]女:音rǔ,同“汝”,你。
【典故】
“姑妄言之”是指姑且随便说说。《庄子・齐物论》里瞿鹊子向长梧子说他听到有关圣人德行的说法,问长梧子看法如何。长梧子在表达时说:“予尝为女妄言之,女以妄听之。”意思是说我随便说说,而你也就随便听听吧!到了宋代,叶梦得的《避暑录话》中记载苏轼被贬到黄州及岭南作官时,因为地处偏远,没什么公务可办,就每天找人聊天打发时间,对任何人都来者不拒。聊到没东西可聊了,就要他们说点乡野奇谈或鬼怪故事。等到连故事都说玩了,苏轼还再三央求说:“姑妄言之。”要他们随便说什么都可以。后来“姑妄言之”演变为成语,就用来指姑且随便说说,表示说的不一定是正确的话。
【书证】
- 01.宋・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・卷上・苏子瞻》:“有不能谈者,则强之说鬼,或辞无有,则曰:『姑妄言之。』于是闻者无不绝倒,皆尽欢而后去。”
- 02.清・周亮工《尺牍新钞・卷一・宋祖谦・与林铁崖先生》:“先生悯世人心骨沸熟,故以此出世傥洋语涤之,即子瞻姑妄言之之意也。然谦固不敢妄听。”
- 03.清・赵翼〈自戏诗〉:“姑妄言之供一笑,几时谒选到长安?”
- 04.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○回:“既如此,姑妄言之,姑妄听之罢!”
- 05.清・王士祯〈聊斋志异题辞〉:“姑妄言之妄听之,豆棚瓜架雨如丝。”
【用法】
语义姑且随便说说,表示说的不一定是正确的话。
类别用在“随口乱说”的表述上。
①虽然是姑妄言之,但也不可因此而伤及他人的名誉。
②我只是姑妄言之,你就姑妄听之,千万不要太认真。
③今天大家只是随便聊聊,你就姑妄言之吧!不必太过拘谨。
④这些八卦消息不一定可靠,姑妄言之,你可不要信以为真。
⑤别人虽然是姑妄言之,他却觉得已对自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。
⑥大部分的谈话性节目,来宾们大都姑妄言之,探讨并不深入。
⑦对于这事,我也是道听途说,姑妄言之,真实情况则有待查证。
-
姑
拼音 gū 部首 女 总笔画 8①称父亲的姐妹。例如~~。~父。~表(一家的父亲和另一家的母亲是兄妹或姐弟的亲戚关系,如“~~兄弟”)。②丈夫的姊妹。例如小~子。~嫂。③旧时妻称夫的母亲。例如翁~。舅~。④少女,亦作妇女的通称。例如~娘(a。未婚少女,“娘”读轻声;b。姑母)。道~。尼~。⑤暂且,苟且。例如~且。~息。 -
妄
拼音 wàng 部首 女 总笔画 6①胡乱,荒诞不合理。例如轻举~动。胆大~为。~自尊大。~图。狂~。~想。②非分的,不实的。例如姑~听之。~自菲薄。~作主张。 -
言
拼音 yán 部首 言 总笔画 7①讲,说。例如~说。~喻。~道。~欢。~情。~必有中( zhòng )(一说就说到点子上)。②说的话。例如~论。~辞(亦作“言词”)。语~。~语。~简意赅。③汉语的字。例如五~诗。七~绝句。洋洋万~。④语助词,无义。例如~归于好。“~告师氏,~告~归”。⑤姓。 -
之
拼音 zhī 部首 丶 总笔画 3①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例如赤子~心。②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例如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④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例如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⑤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⑥虚用,无所指。例如久而久~。⑦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