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负薪之病的解释
xīn zhī bìng

负薪之病

fù xīn zhī bìng

ㄈㄨˋ ㄒㄧㄣ ㄓ ㄅㄧㄥˋ

負薪之病

负薪之忧 负薪之疾

负薪之病的意思

负薪:指有病。
指背柴劳累,体力还未恢复。

出处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臣弘行能不足以称,素有负薪之病,恐先狗马填沟壑。”

用法作宾语;借指生病。

负薪之病的详细解释

背负薪材疲累,体力未复。引申为有病的谦词。《史记・卷一一二・平津侯传》:“臣弘行能不足以称,素有负薪之病,恐先狗马填沟壑,终无以报德塞责。”亦作“负薪之疾”、“负薪之忧”。

“负薪之病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6
    ①驮,背( bèi )例如~米。~疚。~重。如释重~。~荆请罪。②担任。例如担~。~责。~累( lěi )。~罪。~荷。忍辱~重。身~重任。③仗恃,依靠。例如~隅顽抗。自~(自以为了不起)。④遭受。例如~伤。~屈。⑤具有,享有。例如久~盛誉。⑥欠(钱)例如~债。⑦小于零的(数),与“正”相对。例如~数。⑧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,与“正”相对。例如~电。~极。⑨违背,背弃。例如~心。~约。忘恩~义。⑩失败,与“胜”相对。例如不分胜~。
  • 拼音 xīn 部首总笔画 16
    ◎柴火。例如~苏(打柴割草)。~尽火传( chuán )(柴火烧完,又引燃了后一根柴,火永远不灭。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,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、技艺代代相传)。
  • 拼音 zhī 部首总笔画 3
    ①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例如赤子~心。②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例如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④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例如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⑤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⑥虚用,无所指。例如久而久~。⑦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  • 拼音 bìng 部首总笔画 10
    ①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。例如疾~。~症。~例。~痛。~情。~源。~愈。~变。~危。~逝。~榻。~残。②缺点,错误。例如语~。通~。弊~。③损害,祸害。例如祸国~民。④不满,责备。例如诟~。⑤烦躁,担忧:“郑人~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