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大全 > 繁文末节的解释
fán wén jié

繁文末节

fán wén mò jié

ㄈㄢˊ ㄨㄣˊ ㄇㄛˋ ㄐㄧㄝˊ

繁文末節

繁文缛节

言简意赅

繁文末节的意思

文:规定、仪式;节:礼节。
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。

出处宋・苏轼《上圆丘合祭六仪》:“仪者必又曰:省去繁文末节,则一岁可以再郊。”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琐碎多余的事项。

例子他很讨厌这些繁文末节

繁文末节的详细解释

犹“繁文缛节”。见“繁文缛节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繁文缛节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繁文缛节”典源作“繁文缛礼”,指繁缛的仪式礼节。〈授王永太常博士制〉是元稹代皇帝所拟的诏命,太常博士在唐代主要为掌管宗庙礼仪之官。古时天子祭祀祖先和天地,仪式礼节十分复杂,需有专人教授。因此皇帝下诏,任命王永为太常博士,负责在朝廷中教导诸生祭祀、参拜的礼节。后来“繁文缛节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繁缛的仪式礼节。出现“繁文缛节”的书证如清・魏源《默觚下・治篇一一》:“以繁文缛节为足黼太平;以科条律例为足剔奸蠹。”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宋・苏轼〈上圆丘合祭六议劄子〉:“议者必又曰:『省去繁文末节,则一岁可以再郊。』”
  • 02.宋・陈亮《陈亮集・卷一○・经书发题・礼记》:“心不至焉,而礼亦去之。尽吾之心,则动容周旋,无往而不中矣。故世之谓繁文末节,圣人之所以穷神知化者也。”
“繁文末节”单字拆分
  • 拼音 fán,pó 部首总笔画 17
    ①复杂。例如~杂。~乱。删~就简。~难。~嚣。②多。例如~多。~重( zhòng )。纷~。频~。~星。~忙。~芜。~博。③兴盛。例如~茂。~荣。~华。④生物增生新个体。例如~殖。~育。~衍。
  • 拼音 wén 部首总笔画 4
    ①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。例如灿若~锦。②刺画花纹。例如~身。③记录语言的符号。例如~字。~盲。以~害辞。④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。例如~凭。~艺。~体。~典。~苑。~献(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)。~采( ① 文辞、文艺方面的才华;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)。⑤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。例如~化。~物。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。例如天~。水~。⑦旧时指礼节仪式。例如虚~。繁~缛节(过多的礼节仪式)。⑧文华辞采,与“质”、“情”相对。例如~质彬彬。⑨温和。例如~火。~静。~雅。⑩指非军事的。例如~职。~治武功(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)。⑪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。例如~言。~白间杂。⑫专指社会科学。例如~科。⑬掩饰。例如~过饰非。⑭量词,指旧时小铜钱。例如一~不名。⑮姓。
  • 拼音部首总笔画 5
    ①尖端,梢。例如~梢。~端。秋毫之~(毫毛尖端)。②最后,终了。例如~了( liǎo )。~尾。~日。~代。穷途~路。③非根本的,次要的,差一等的。例如~业。~技。舍本逐~。④碎屑。例如~子。碎~。⑤传统戏剧角色名,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。例如正~。副~。外~。~本(以男角主唱的杂剧)。
  • 拼音 jié,jiē 部首总笔画 5
    ①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。例如竹~。~外生枝。②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。例如关~。两~车厢。③段落,事项。例如~~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~目。④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。例如~气。~令。⑤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。例如~日。⑥礼度。例如礼~。⑦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。例如~奏。~拍。~律。⑧操守。例如~操。晚~。变~。高风亮~(高尚的品德和节操)。⑨省减,限制。例如~省。~制。开源~流。⑩略去,简略。例如~选。~录。⑪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。例如符~。使~。⑫姓。